◎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徐汇区现代服务业升“主导”
8月10日

  上半年贡献税收同比猛增近七成,占全区总额三成多

  通过构筑“1+6”的新格局,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徐汇区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上半年该区现代服务业营收266.8亿元,同比增21.3%;税收24.5亿元,同比猛增67.2%,占全区税收的比重上升到31.7%。预计到2010年,该区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比重将增至33%左右。

  徐汇区拥有交通便利、人文底蕴深厚、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委、区政府领导认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向具有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战略转型,不仅有利于提升产业能级,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能迅速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

  发展现代服务业靠什么?靠的是规划先导、政策先导的发展软实力,所谓“1+6”———“1”是指一个核心竞争行业群———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6”是指6个重点行业:即专业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生命健康服务业、国际交流和教育培训服务业、文化旅游会展服务业以及金融服务业。为了避免规划“纸上谈兵”,近年来徐汇区还推出促进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和重点集聚区发展的系列政策,专门设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为行业、载体和重点项目输血、打气。今年上半年,徐汇区信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40.06亿元,同比猛增41.4%。

  发展现代服务业,关键还在于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现代服务业专才。由于地缘优势,徐汇区域内专家院士多、领军人才多,为了吸引更多“外脑”,服务好这些“外脑”,区委、区政府领导主动带队走出家门,走亲戚似地来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特别推出现代服务业专才“柔性流动”机制,通过建立人才“绿色通道”,主动向国内外“借脑力”、“引智慧”。他们还舍得为培育人才花钱,去年仅用于人才培训、奖励和课题研究的资金就达1970多万元。徐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10年,全区将形成一支由10名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队),70名徐汇区领军人才(地方队),200名优秀青年人才为主的徐汇区领军人才(后备队)组成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为加速建设现代服务业大区“保驾护航”。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卫群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