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海派情景喜剧《开心公寓》迎来喜事一桩:越南中央电视台此前购买下的100集《开心公寓》剧本,已完成全部台词的翻译工作,越南版《开心公寓》开拍在即。
《开心公寓》走出国门,替其“开心”的同时,却也应该看到:相比于以往的“热闹”,荧屏上的各式海派情景喜剧在今日荧屏略显安静,除了“开心”更有着“烦恼”。
喜剧不总是“喜剧”
据相关人士介绍,借壳于沪版《开心公寓》的越南版《开心公寓》将在明年年初与越南观众见面,这也是越南第一部自己制作的情景喜剧,成为海派情景喜剧走向海外的成功例子。
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不久前还在荧屏播出的海派情景喜剧《从头开始》已销声匿迹,《红茶坊》《缘来一家门》《新上海屋檐下》《阿木林》《七彩哈哈镜》《喜剧一箩筐》等其余情景剧也已悄然隐退。相比当日的闹腾,如今的海派情景喜剧显然有点安静。老牌的情景喜剧除《开心公寓》之外,依然“开心”的,也就只有一个《老娘舅》了。
“下课”也并非坏事
业内人士认为,海派情景喜剧存在“品牌泛滥、模式雷同、类型单一”等问题,《老娘舅》《红茶坊》等剧更是重复使用几位滑稽演员,时间一长难免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影响其竞争力。换一个角度看,目前海派情景喜剧大量“下课”并非坏事,有益于集中精力做“精”优秀情景剧。
另一方面,即便是收视率和发展前景良好的《开心公寓》或《老娘舅》,也有着自己的烦恼:面对越来越多更青睐《老友记》等美式情景喜剧的年轻一代,海派情景喜剧如何吸引和培养自己的年轻观众,成为它们的紧迫任务。《开心公寓》制片人褚雪梅指出,十年情景剧,也许我们只是把滑稽戏观众从剧场拉到了电视机前,却没有培养出新观众。过于追求滑稽的外在噱头,反而会害了情景喜剧,不利于长远发展。
新老观众需一起“抓”
争取观众,成为海派情景喜剧发展的一大关键。褚雪梅认为,老观众不能怠慢,新观众必须拓展,尤其是现在的沪上年轻人宁愿买碟片去看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故事,对本土情景剧反而不大关注。“舍近求远”,并非是他们不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只能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那么,如何在原有观众基础上吸引更多“眼球”呢?专家指出,海派情景喜剧应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同时加入更多优秀创意,其中不仅包括原创故事的翻新,也包括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就类型而言,海派情景喜剧也可以不囿于传统的“家长里短”,尝试更新的视角。
短评
“小”情景“大”作为
木子焉
地方情景剧的生命力令人叹为观止:一部《外来媳妇本地郎》,在广东台开播已逾七载,至今仍在荧屏播出;而一个上海《老娘舅》,更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播至今,成为不折不扣的“高寿剧”。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完全是因为这些剧的创作真正植根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其所需养分来自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其结出的果实也同样回馈于普通观众。只要生活不枯竭,地方情景剧永远大有可为。
然而,生活只是艺术创作的基石,地方情景剧若只是倚“生活”卖“生活”,缺乏独特思考和创意,就难逃被观众淘汰出局的命运。毕竟,当生活赋予你生命力的时候,你也需好生经营这一笔财富,让其升值以便有更好的良性循环。不然,纵是天赐珍宝,也终有耗尽之时。所以,大有可为的小情景剧,究竟怎么“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