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南翔小笼文化节十一亮相
8月20日

  南翔小笼将走出上海,首届“南翔小笼文化节”今年“十一”亮相,将举行南翔小笼制作擂台赛等一系列活动,扩大该小吃文化影响力。记者获悉,南翔小笼将申请国家级首个小吃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把该文化产业与“非遗”相结合,这成为不少专家、市民关注的焦点。

  近日,在南翔小笼文化研讨会上,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王大悟坦言,南翔小笼拥有100多年历史,不仅享誉全国,甚至享誉海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仍会遭遇困难,这怎么办呢?

  作为小吃文化,南翔小笼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比如沪上不少地方都会冒出假冒的“南翔小笼”,鱼目混珠,影响了该小吃文化的发展。对此专家建议,目前南翔小笼已经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申请注册商标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谨防假冒。另外,连锁经营也是一个好办法。“这是南翔小笼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统一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发展。”美食专家如此表态。

  此外,古猗园南翔小笼副总经理王小弟表示,早在去年底,本市烹饪协会公布了“2006上海名小吃”名单,其中古猗园南翔小笼、王家沙的蟹粉小笼和南翔馒头店同时上榜,但这三家小笼店各自独立,经营上没有任何关系。

 
 来源:文汇报    作者:吴晓青 李改革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