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汪洋铜像落成
8月27日

image

  “尔名汪洋,弥之六合,聚之涓滴,退藏于密……”昨天是见义勇为英勇牺牲的英雄汪洋逝世9个月,汪洋的半身铜像和墓碑在福寿园英雄长廊落成安放。汪洋妈妈倪丽萍、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领导和他的同学们将铜像从学校护送至陵园,在铜像前敬献了从汪洋家中采摘下的水果,告慰汪洋的在天之灵。据悉,汪洋骨灰将于逝世一周年安葬。

  “太像了,从右边看最神似。”

  “汪洋妈妈,你觉得铜像像汪洋吗?”

  “像,但再像也不是我的儿子了。”汪洋妈妈叹了口气告诉记者,她先后去雕塑家工作室七八次,看到儿子的铜像完成,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

  记者在现场看到,汪洋的铜像竖立在英雄长廊的一端,四周被绿化簇拥着。整个铜像分为雕塑和底座两部分,雕塑部分眼睛炯炯有神,头略微抬起,望向远方,脸部表情轻松,充满朝气,整个雕塑给人以动态之感。铜像下半部的底座也是精心雕琢,正面刻有“愿我来世身如琉璃”八个大字,两侧分别用阴文和阳文雕刻了汪洋朴实的话语和汪洋妈妈的恩师亲自撰写的诔辞(悼念词)。“太像了,从右边看最神似。”当汪洋妈妈揭开红布时,汪洋的铜像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同学们发生一阵赞叹。无论是汪洋妈妈还是同学都感叹,铜像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感觉汪洋就真的在眼前一般。

  设计体现黑白分明朝气蓬勃

  负责此次雕塑部分的是上海油画雕塑院著名雕塑师唐世储,对于肖像雕塑有着很高的造诣,福寿园内包括高敬亭、曹荻秋、赵冷月在内的很多作品均出自他之手。唐世储告诉记者,当初听说汪洋的事迹,就非常感动,而对于现实人物的创作是雕塑中最难的,所以在开始创作雕塑前,他从汪洋母亲倪丽萍女士处了解到了很多汪洋生前的经历,经过对汪洋各方面的了解和个性的探究,反复起稿,最终决定使用现在的造型。

  据唐世储雕塑师介绍说,雕塑部分采用青铜这一传统的材料,造型静态中富有动感,脸和眼神取用长视线,肩有意识的略有高低,以此来体现一位年轻大学生的锐意进取和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整个雕塑从策划到最终成型历时近四个月时间。“现在的年轻大学生中,像汪洋一样能不顾性命,和歹徒搏斗,非常不易。”唐世储说。

  而负责底座部分的设计师吉斌表示,底座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雕塑主体。在设计中,他们使用了打磨和抛光过的两种花岗岩,形成浅灰和黑色的效果,取意黑白分明,以此象征汪洋的心地正直、嫉恶如仇。

  记者了解到,整个铜像受到了倪丽萍女士的高度评价,而之前在汪洋生前的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展出时,也是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传神”。

  据悉,为了悼念汪洋,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也有意在校园内安放一座铜像,计划将唐世储设计的铜像“复制”过去。而《永远的汪洋》一书正在出版过程中,将成为校方德育教育特别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教材,今年11月26日汪洋去世一周年之际,校方还将举行纪念活动。

 
 来源:青年报    作者:范彦萍 陈杨梁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