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青少年矫治网瘾特训营闭营
8月28日

  “两个人玩臭虫,也比一个人玩电脑开心!”前天晚上,团市委主办的上海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矫治特训营闭营,“网虫”们在临别留言簿上留下了这样的感言。

  “这里的老师从不否定网络的作用,和我们有共同语言”;“特训营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感受到虚拟世界没有的乐趣”;“父母不在身边,我才体会到父母平时对我的关爱”……“网虫”们争先恐后告诉记者。队员小徐说,特训营的7天比在家玩电脑的任何一天都有意义,如今要和这么多朋友告别,有点舍不得。

  成功打响“友情牌”

  上周一启动的特训营是国内首个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矫治特训营。22名参加者年龄在14岁到22岁之间,平均“网龄”在3年以上。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队员每天上网时间普遍超过10小时,最高纪录是两天一夜没合眼。

  “我们没得网瘾!只是除了上网,想不出还有别的可以玩。”不少队员坦言,网络游戏练级、网上聊天、在线听音乐看电影其实已没太多吸引力,自己坐在电脑前有时仅仅是习惯性发呆。有的父母也情愿把孩子关在家里玩电脑,因为“总比出去闯祸好”。

  对此,特训营打出“友情牌”,开营第一天就把队员们带到浙江金华,通过两天的野外拓展训练,让他们增进了解、学会沟通。队伍中的小胖子爬不动山,教练员鼓励别的队员帮忙背行李;在营地里下面条当晚饭,队员们一起动手一起吃;回到上海后,特训营通过团体游戏、体育比赛、文艺晚会等让队员们拉近彼此的距离。

  闭营前一天晚上,教练员特许队员们不用准点睡觉。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拿着笔记本一个个寝室跑,请队友们留言。“我们很多人一晚上没睡,”队员小晨告诉记者,“大家说好了,以后还要再碰头!”

  特训,仅仅是开头

  闭营当天,一些队员也表露出担忧。队员小旭说:这次特训营让我记忆深刻,但不知道回去会不会网瘾复发。一位家长也告诉记者,孩子曾参加过多次戒网活动,活动中表现都很好,但一回到家看见电脑又克制不住了。

  据了解,此次特训营结束后,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专业社工还将免费为本次特训营的队员及其家长提供3个月的跟踪辅导。

  特训营的跟踪辅导将采取属地化管理,由参加本次特训营的带教社工将相关队员的个案转给队员居住地街道社工,通过制定详细的跟踪辅导计划、定期联络、上门辅导等方式开展后续服务。市阳光中心还将组织队员家长参加家长沙龙,组织队员开展团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以强化巩固特训营的辅导训练成效。

  “戒网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战役。”团市委有关人士认为,特训营闭营并不代表圆满收兵,而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头。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孟知行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