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二战时期接纳了2万余名犹太人,被誉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在2003年,这里成为了受到保护的上海市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 也是提篮桥,曾经庇护过犹太难民的老房子历经了近百年的沧桑,无可避免地破损陈旧,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2003年,因为北外滩开发规划的启动,这里看到了改善的希望,感觉到了近在咫尺的发展。 然而,和中国很多历史悠久、文脉绵远的城镇一样,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种种难题在这4年间集中落在了提篮桥。 “保护”不该是居民的“包袱”“修旧如旧”让老房重现魅力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命名是对提篮桥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但对当地居民来说,这也意味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不太可能通过大规模动迁来改善居住条件。 ……只要用手轻剥,看似坚实的外墙就会剥落;原本还没有一根筷子粗的电线,因为覆上了厚厚的油污而“膨胀”到了小手指般粗细;二楼搭起了浴室,底楼立即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远离这样的生活,是居民们最大的愿望。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不仅仅是保护历史建筑,也要保护居民们安宁而和谐的生活图景。街道副书记张磊生将旧房改造视为保护提篮桥的基础工作,她告诉记者:“留住居民对提篮桥的感情,保护提篮桥的历史文化风貌才有基础;历史文化风貌区应该是提篮桥的精神品牌,而不能是影响居民生活的包袱。” 抱着这样的目标,提篮桥去年下半年悄然启动了“百弄优化”工程。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街道、房地局、虹房集团、北外滩物业、环卫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旧房改造的范围尽可能地扩大:陈旧电路、毁坏路面、公共卫生、上下水道、剥落墙体、损坏屋顶、破旧门窗全部得到修缮、改造或更换;铁锈斑斑的自来水管全部更新重铺;就连青灰色的墙面上也配上了盆挂花草,点缀了老房子独有的风情。 “百弄优化”打开了居民们对提篮桥的回忆“阀门”。为了确保“百弄优化”能切实给居民带来实惠,工作组曾多次与居民座谈,没想到不少老人家居然提出了很多“恢复旧貌”的具体建议:扶手的柱头应该是圆的、廊道的这一头应该有盏雅致的小灯、屋顶上原本有个小花园——是犹太人聚会的地方……更令人感慨的是,由于居住条件较差,不少家庭搭起了“违章建筑”,但是在“百弄优化”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居民都很配合。 不久前,一期“优化样板”宣告竣工,饱经沧桑的老房子重展魅力,引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提篮桥的过去充满了兴趣。一次刚刚结束的社区居民文化需求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居民第一需要的是历史讲座,尤其是提篮桥的历史讲座。对于这一结果,一直醉心于宣讲提篮桥历史的虹口区文史馆副馆长葛建平格外高兴,“人们又从这些老房子中看到了提篮桥的骄傲。” 谁是保护历史风貌的关键志愿者“复活”提篮桥历史 唐山路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一度被日本人在进出口处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达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里的二千余人,最后大部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居住在周围的、并不富裕的上海市民,采用“空投”——将面饼等食物掷过去的原始方法救助了他们。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提篮桥的居民创造了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成就了今天的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因此,和单纯的历史建筑保护不同,提篮桥保护不能单靠政府出力,市民才是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的关键。 事实上,十余年来,提篮桥的历史正是在很多志愿者的努力下渐渐“复活”的。出生在1919年的王发良老人曾经与许多从欧洲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共同工作、生活,退休后他成为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每天都要用熟练的英文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犹太人二战时期在上海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一位名叫薛顺生的老人在10年间骑着自行车寻访上海的历史,4辆自行车为此“牺牲”,而今74岁的老人正在收集提篮桥监狱、摩西会堂的详细资料,并打算为它们申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奔走;谈起虹口的历史、提篮桥的历史,石子政老人有着一肚子的故事,就在不久前,他又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绘制了一张“尚可辨认的‘八一三’虹口港遭日军轰炸点”的线路图…… 为了呵护并发扬居民们保护历史的热情,提篮桥社区于今年4月组建了本市首个历史风貌保护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不但吸引了本地居民,而且还引来了身处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人们:提篮桥霍山路上远洋宾馆的崔颖带着很多同事的委托向志愿者队伍递交了“集体报名”申请;戴建华先生在以色列工作期间,一位曾居住在提篮桥的犹太老人用上海话表达了对上海的想念,并表示想了解提篮桥的变化,带着犹太老人的希望,精通希伯来语的戴建华从闸北赶来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自交大、电力学院的莘莘学子听闻志愿者队伍的成立,也纷纷赶来报名…… 志愿者的热情和提篮桥居民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令前来寻访回忆的犹太友人感动不已。就在今年6月,以色列驻沪总领事夫人发起了一场慈善募捐,相当一部分善款被指定用于提篮桥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捐赠者表示,他们感谢上海、感谢提篮桥为保护这段历史所做出的努力。 寻找最需要保护的“灵魂”给新上海人一个温暖的家 许丽丽老人曾经是提篮桥兰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她至今仍然记得带着孩子们从130多张老照片中翻拣历史的震撼:在提篮桥避难的犹太人中,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音乐家,有的曾是成功的商人,但在当时,他们的职业不得不变成了裁缝、修鞋匠和小摊贩;可老照片上看不到漂泊异乡的绝望,随处可见的笑脸洋溢着对生活的希望。 “这是提篮桥的奇迹。”在许丽丽看来,奇迹根源于犹太人永不放弃的精神,也根源于提篮桥温暖而包容的环境。而在提篮桥德裕居委会书记朱雅珍的眼中,这个奇迹正是现代提篮桥最需要从历史中传承的东西。 当前提篮桥的人口结构很复杂:以德裕居委下辖的几个小区为例,900户老房子中20%由外地来沪人员居住,另一个400户的商品房小区,60%居民没有上海户籍。朱雅珍告诉记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很容易造成新上海人“水土不服”,并产生“上海人排外”的感觉,“新上海人占到了居民总数的一半,我们应该让每个人都对提篮桥这个‘家’产生认同感。” 居委会干部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利用社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来感染新居民们:参观提篮桥的各种历史遗迹,聆听令人感动的历史故事。不过,更有力的“动作”是工作人员身体力行,传承提篮桥的“灵魂”:温暖每一个异乡人。5年级时从东北来到提篮桥的甘明菲如今已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在她的记忆中有两件不能磨灭的事情:在社区组织的活动中,她“看”到了犹太人在战乱中寻找幸福的勇气;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她不但进入了高质量的学校,而且学杂费还得到了减免。激励和温暖创造了新的奇迹:一间9平方米的亭子间“孕育”出了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的冠军。 令朱雅珍没有想到的是,居住在提篮桥的新上海人会如此积极地维护这个“家”:前几天,当看到居委会干部正在为老房子粉刷外墙,不少新上海人都主动走出了家门,在39℃的高温下抢着举起了刷子。看到当时的情景,朱雅珍十分感慨:“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弄堂口总会堆满垃圾,根本没人会弯下腰。”
“百弄优化”工程中正在整修的老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