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让老建筑成美术风景
9月10日

  

image

  上海在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同时,城市文化的建设也正向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迈进;而上海的美术正置身于一个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借助2010年世博会的平台,进一步发展繁荣上海美术事业,这个课题历史性地放到了我们面前。
  
  梳理上海美术现状
  
  上海现有美术创作人员一万多人,其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一千四百余名,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百余名。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八十余名专业创作研究人员汇聚了当前上海美术创作的主要力量。上海的美术作品在历届全国美展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上海有9件作品入选,入选比例位列全国第三。
  
  上海的美术展示活动近年来十分繁荣,每年都举办各类主题性和学术性的大型国内外美术展览,特别是“上海美术大展”、“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丹青五百年”、“上海美术双年展”等重大展事,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上海美术创作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基础,但缺少展示平台,缺少重大的美术项目。
  
  目前,上海的美术场馆设施无论和国外还是国内相比,都显得不足,其规模与质量已经不能适应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目前上海美术馆展厅面积仅5800m2,刘海粟美术馆展厅面积只有1000m2。“上海美术双年展”由于场地的限制,每一届展览都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展厅进行改造,但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上海美术发展的设想
  
  针对上海美术现状,我们建议将上海的美术发展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建设之中,纳入到上海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到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之中。为此提出以下两点设想:
  
  (一)利用现有老建筑,改造为上海现代美术馆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策源地。海派美术,最能体现上海都市文化的历史特色,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并已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建立上海现代美术馆,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利用有社会知名度、有艺术特色的老建筑改建成现代美术馆。建议选择有足够的展览场地,地处中心城区,交通便利,可以同时满足收藏、陈列大量作品的需要,适合举办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艺术活动。
  
  现代美术馆并不是只限于展示、收藏现代的艺术品,它可以涵盖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艺术成果。除了举办日常艺术活动外,还将长期展示海派美术历史的发展轨迹,收藏海派美术的代表作品。它还将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训方面,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上海美术事业的发展。它将会成为上海新的文化标志,形成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国家水准的艺术中心,并且进一步向国际化发展。
  
  以现代美术馆为依托,落实艺术品的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社会艺术品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艺术品的鉴定收藏机制,充分积累、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启动上海重大历史题材(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为当前的主流创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而浙江、江苏、深圳等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主题,建立起了地方性大型主题美术创作项目,以国家出资、政府采购的方式,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为此,我们建议组织实施“上海重大历史题材(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
  
  “上海重大历史题材(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不仅能够用美术作品的样式来展示上海历史、人文以及城市文脉的宏伟图卷,而且也可以通过这样一批史诗性的精品力作,鲜明地体现出主题性美术作品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同时在世博会期间,为文化展事项目提供展品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上海的美术资源,并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促进创作人才的涌现。建立起相应的美术精品创作招标与国家收藏机制,用于扶植和推动先进美术创作以及资助公益性艺术活动。
  
  上海中国画院于2003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局的领导下,以“课题制”为抓手、以项目签约的方式明确画院与画师之间的关系,探索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上海重大历史题材(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建立可以深化公益性美术单位体制的改革并为内部机制转换提供保障,有利于激励原创能量的发挥,催生精品力作。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指导下,上海的美术事业必将创出新的辉煌。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施大畏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