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十部佳作树“上海制造”品牌
9月10日

image

  电视剧《亮剑》剧照

  10部打着“上海制造”鲜明标识的精品力作,代表申城近年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在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的电影、电视剧、戏剧、歌曲、广播剧、文艺类图书等6个大类评比中赢得“满堂红”。这10部作品,部部可谓精心创制、走向市场、贴近观众的优秀之作,它们背后所折射出的原创精神、全国视野、创新意识,对于正在着力建设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传达了上海文化当下的神韵与气度,也为未来更趋繁荣的文化创作提供了启示。

  力主原创,树“上海制造”品牌

  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动能在于生生不息的原创,上海文艺创作寻求新突破的关键点也在于提升原创力。怀着对提升原创力的强烈渴望,申城文化创作界近年在选择文艺创作题材时,不一味走改编经典的捷径,也不跟“清宫帝王题材热”“戏说野史题材风”,而是试图发掘真正贴近时代、贴近观众精神需求的题材。

  《亮剑》《诺尔曼·白求恩》《东京审判》《邓小平·1928》《历史的天空》等获奖影视作品,每一部都选取了一个独特角度切入历史,观照历史上一个个或伟大、或凡俗的灵魂。但是,正是由于它们都具备了透过表象看本质、穿越历史看文化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力量,使这些看来都可归于“历史题材”的作品,没有成为平庸的“纪录片”,而是在银幕、荧屏如此牵动当代观众的视线和心灵。青年邓小平、诺尔曼·白求恩以及《亮剑》中虽有缺点却又具备着英雄品格的军人群像,在大量丰富的细节、饱蘸深情的白描中显现出来,感染和震撼着当代观众。如果创作者没有“站在高处看风景”的原创能力,没有对影视创作当代性与时代感的深刻理解,恐怕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的。这些作品的成功,代表了上海文艺创作力主原创的探索成果,对建树“上海制造”的文化品牌,功不可没。

  全国视野,“上海牌”更是“中华牌”

  仔细解读上海获选“五个一工程”的创作项目,你会发现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在主动展开跨省甚至全国性的资金、班底、市场营销的合作中,提升了创制水平,拓展了影响力,放大了社会和市场效应的。《亮剑》与北京和总政展开合作,《东京审判》合力江西,《历史的天空》牵手北京、安徽,《天鹅湖》(杂技剧)与总政联合创意出品,《廉吏于成龙》从四川请来导演,京津借来编剧,并有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加盟,歌曲《感恩》则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刘媛媛工作室共同策划制作……

  这些“流向”不同、渠道多元的合作,诠释出申城文化创制走出地域局限,主动融入全国的努力。不管是上海的策划、创意“流”出去,还是外地的投资、艺术家“流”进来,都极大地活跃了文化舞台,提升了作品品质,使上海的文化格局更大,文化胸襟更宽广,文化的“造血循环”功能更加强健。善于吸收一切优秀文化因素,补充自己的短处和不足,这也是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应有的品格。

  创新机制,市场成为“试金石”

  这些优秀作品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对更有效率的创作机制的尝试,目的就是为了让作品在与广大观众的接触中,检验自身品质,经受市场考验,磨成精品佳作。

  《诺尔曼·白求恩》这部需要进行跨国拍摄、创制难度颇大的作品,既有国有影视企业及强势媒体注入资金,也吸收民营影视机构投资,在对作品艺术品质进行充分认证的前提下,上海又通过文化发展基金对该剧进行了有力支持。多股“热力”支持下,该剧的制作质量、市场推广更上层楼。杂技剧《天鹅湖》由落户上海的民营舞蹈公司与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共同创意制作,作品一边在广州展开排练,一边则通过上海发达的国际舞蹈经纪渠道,将宣传光盘、资料发向世界主要演出商和剧院,这种边排演、边营销的方式,让作品在问世后一年便迅速打入了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主流演出市场,充满创意的“中国天鹅”倾倒了10多万国外观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走过冬天》,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等,或借助媒体频率的影响力、或依靠强势的发行推广渠道,获得了千百万听众与读者的认同与呼应。

  市场是作品的“试金石”,观众口碑是对作品的崇高褒奖。申城文艺界只有不断探索文艺创作的新机制、新形式,让优秀作品获得社会效应的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为这座城市做好文化积累,为建设一座气韵生动、精品荟萃的文化大都市增添底气。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伍斌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