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洋泾街道20名重度残疾人获中秋礼物
9月13日

  看着一屋子关切的叔叔阿姨,12岁的脑瘫患者童玉莹渐渐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昨天上午,市残联负责人和上海市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为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的20名重度残疾人送去了中秋佳节的问候。
  
  脑瘫儿陷入困境
  
  12年前,由于羊水窒息,出生不久的童玉莹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脑瘫,将丧失自理能力。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在家庭中掀起轩然大波。父亲决定放弃掉这个孩子,但母亲又实在舍不得。最后,在母亲的坚持下,玉莹得以生存下来。玉莹6岁的时候,父亲终究选择了离开这个家庭。从此,玉莹便和母亲一家相依为命。

  玉莹的母亲原本待业在家,离婚之后一下子没有了收入,女儿虽是残疾人,但因为没有到法定年龄,还不能享受政府发放的残疾人保障金,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养活女儿,母亲外出打起了零工,每天早出晚归,照顾玉莹的任务就落在了60多岁的外公外婆肩上。

  由于先天性脑瘫,玉莹四肢长期痉挛,智力发展缓慢,语言能力低下,只会简单的词语。而她的生活则完全不能自理,不能独自坐立,大小便要外公外婆双人合力,甚至连喝一口水也需要别人帮忙。因为要给玉莹不断进行康复治疗,弄得家徒四壁。
  
  好心人送上关怀
  
  “她怕见生人,一见就会紧张。”昨天上午,当前去慰问的志愿者们敲门进入的时候,外婆不住地向大家解释。果然,被外公抱在怀里的玉莹双手僵硬地放在脑袋后面,表情怪异,右腿则伸得笔直,不住地抽搐。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近10分钟,她关注着屋子里的一切动静。“她不会说话,但她听得懂。”外公说。果然,当玉莹发现叔叔阿姨们都在亲切地询问她的病情时,她的右腿慢慢舒缓,脸上也不时露出羞涩的笑容。

  志愿者为玉莹送上了一袋50斤的大米,一些童装和书籍,还有一个印着米老鼠图像的杯子。拿着这个杯子,玉莹有些爱不释手。“这是教她语文的朱老师送的,”外婆指着床边的一个娃娃说,“囡囡对好心人送来的礼物都特别珍惜,天天抱着那个娃娃睡觉。”
  
  只是个简单愿望
  
  昨天上午,慰问组十余名志愿者为洋泾街道的20名丧失劳动能力、无工资性质收入的重度残疾人包括玉莹在内送去了关怀。这样一家一家送医帮困上门的慈善服务,尚属首次。

  “大米是一家台资企业捐助的,日用品是慈善医院的员工捐助的。”安济医疗救助基金会秘书长黄莉莉说,“大家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中秋节马上到了,希望他们过一个开开心心的节日。”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周柏伊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