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舞台正飘落一场艺术“好雨”。由上海歌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歌剧《雷雨》,经精心修改打磨后,今晚将在上海大剧院接受文化部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小组的“考试”,同时还将作为“相约大剧院”的开场剧目连演5场。这也是上海第一部入围精品工程初选的歌剧剧目。
“暴风骤雨”呈现于舞台,凝聚着申城歌剧界唱响中国原创歌剧强音的几多希冀、几多付出。
强化团队,原创歌剧星光璀璨
《雷雨》的每一次现场演出,都是对包括歌剧表演导演团队、指挥、伴奏乐团、舞美灯光服装设计者在内的庞大创制阵容的一次综合考验。而这支优秀创作团队的出现,直接受益于上海歌剧院近年围绕经典剧目排演所展开的一系列机制改革和观念变革。
2002年,被圈内人戏称为“船大难调头”的上海歌剧院在国内歌剧院团中率先展开专业考核、改革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整修”、“翻新”动作。如今已雷打不动的每年一度的“考核”,从海内外请来专家隔着帘子听曲打分,向战斗力不强、冗员过多等现象开刀,由此实现精兵强将掌舵一流剧目的良性创作格局。歌剧院又通过与国际著名歌剧院合作排演《奥赛罗》《蝴蝶夫人》等外国经典剧目,让本土歌剧制作力量尤其是主演迅速走上明星之路。男高音魏松、迟黎明,男中音杨小勇,女高音熊郁菲、徐晓英等在国内舞台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歌剧演员。
当原创歌剧《雷雨》投入实景版创排时,已提前经历过多出大戏考验的主演魏松、迟黎明等,加上特邀的旅美华人女高音高曼华,让这部大戏成了实实在在的“明星版”歌剧,从而使对表演和演唱非常倚重的原创大戏,有了一流表演质量作保障。
语汇创新,学西洋不失中国味
“洋”歌剧的民族化尝试,曾在上海结出过《江姐》《西楚霸王》等果实。进入21世纪,如何在舞台上打造艺术完整、唱段动人、视听手段更加新颖的原创歌剧?上歌积翻演世界经典歌剧之经验,把眼光瞄准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雷雨”故事,力图通过歌剧、交响乐和舞台艺术的魅力,打造出一个能为不懂中文的观众所欣赏和感动的“世界语言版”。
该剧导演、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说,在歌剧中,他尽力“让戏剧节奏随着音乐的翅膀飞得更远,展现曹禺的写意与诗化”。难怪该剧实景版首演时,一位芬兰观众说:“光看舞台就知道是一出悲剧”。
令人最为惊喜的,莫过于对西洋歌剧“宣叙调”的创新运用。写歌剧难以避开“宣叙调”这个产生于西洋的演唱体例,它以叙事为主,也就框定了具体的唱词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动和转换,必须紧扣住“事”。然而,编剧莫凡认为,中国语言是有四声的,所以中国人写宣叙调时不能简单套用西洋歌剧的格式。他在《雷雨》中将旋律和歌词有机结合,让唱段既口语化又好听,充分体现歌唱性和可听性,没有以往用中文唱歌剧让人感觉是在“朗诵”。歌剧第一幕周冲、四凤、周萍的三重唱,第一幕结束前繁漪的激愤高亢的咏叹调等好听的唱段层出不穷,尤其是当繁漪被周萍推倒在地,独自悲叹时所唱的咏叹调,更是动人肺腑。一些外国观众认为,这些唱段中仿佛能够“看”到威尔第、普契尼的“影子”,却又完全是中国化的。
《雷雨》的音乐中既有民间曲调的元素,又完全是交响化的;它的形式是传统正歌剧的,而音乐内容又完全是中国味的。难怪周小燕、朱践耳两位前辈感慨,《雷雨》虽非完美,但终于听出点中国当代歌剧“自己的味道”了。
久炼成“金”,六年打磨作品升级
从2001年在“上海之春”上第一次推出轮廓还有点“粗糙”的音乐会版,歌剧《雷雨》经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修改。创作者们不折不挠精磨作品的原因很简单:观众对那次首演的掌声和兴奋的表白,是多年来原创歌剧演出所没有过的。不精心培育这部精品苗子,让其茁壮成长,对不住观众,也对不住中国歌剧。
在经历两年音乐会版试演的基础上,作品先后以校园版、沙龙版等多种形式进行演出,在接触大量观众的基础上,创作团队孜孜不倦地追求细节的完善。2006年的“上海之春”开幕舞台上,歌剧《雷雨》首次以舞台上真实的电闪雷鸣出现在中外观众面前。此次接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最终评审,导演查明哲、编剧及作曲莫凡、指挥张国勇等原创班底重聚上海,对该剧进行了第八次修改,并提前在今年春天的杭州“西湖之春”艺术节上接受观众品鉴,之后又根据演出反响进行了修改。
申城舞台《雷雨》“大作”,考验和提升着上海歌剧艺术的综合实力,也被视为创制具有世界水准的中国歌剧精品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