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 促进和谐
 
天籁不喧 大爱无声
3月 13日 16:16
 

——记卢湾区社会帮教志愿者感人至深的帮教故事

  “奉献一片爱心,共创和谐社会”,这是上海市卢湾社区帮教志愿者协会每一位志愿者共同的帮教心愿。该协会自2006年10月成立以来,在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的指导和卢湾区司法局等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帮教一个对象、挽救一个家庭、平安一个社区”的理念和宗旨,积极主动地开展志愿者帮教活动,其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心灵辅导让人生充满希望
  
  心理志愿者对很多人来说都觉得陌生,但有些人却感到特别亲切,曹成伟就是其中一个。对于曹成伟来说,如果没有心理志愿者的辅导和帮教,自己的生命早就结束了。有关曹成伟的故事还要从2004年底说起呢。

  曹成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牢狱获得假释,回到了家,准确地说是曾经的家。青春在服刑岁月中消磨,始终没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更不用提什么膝下儿女了;母亲因过度牵挂狱中服刑的儿子,积郁成疾,在呼唤儿子名字的喃喃声中离开人世;父亲自此断绝了与曹成伟的关系,以至于曹成伟出狱后拎着提包踏入家门时,劈面而来的是老父一阵怒骂以及末了的一句“滚出去”。曹成伟的身体出了状况,加之迟迟无法实现正常就业,他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心理咨询志愿者陈老师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从此,曹成伟心内的苦闷开始有人愿意耐心地倾听了。尤其令曹成伟难忘的是,陈老师在第一次访谈结束后,就拿出了她的钱包,将所有的钱交到曹成伟手中,对他说:“活下去,为了你自己,更是为了你的妈妈,活下去!”曹成伟感到手中的纸币渐渐被自己的泪水打湿。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曹成伟的生活依然阴晴不定,好几次又走到了生死的十字路口,所幸的是,陈老师始终陪伴在曹成伟的身边,“陈老师用的什么方法我不明白,反正我和她谈好话后,总是觉得轻松了许多,她说,那叫心理咨询!可我总觉得,是妈妈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在陈老师的努力下,曹成伟生命中的阴霾逐渐散去。最后一次交谈谈话完毕后,曹成伟一直坐在那里,迟迟没有结束谈话的表示。陈老师看出了他的忧虑,主动向他伸出了一只手,说:“如果说以前你是我的病人的话,那么我现在会告诉你‘你的病已经痊愈’了。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的病人,而是我的朋友。”一句话令曹成伟倍感亲切和温暖。

  陈老师在外资企业任职,工作繁忙。但业余时间已经为10余名受助对象提供了心理辅导。2006年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法制编辑部”栏目专程采录了陈老师的事迹,作为新时期下社会志愿者典型予以播出,多数人正是通过这个节目才认识了陈老师,她就是心理帮教志愿者陈丽。
  
  志愿者帮教点亮她的心灯
  
  方敏原系某大型商场负责人,90年代初因受贿被判处无期徒刑,2004年8月获得假释。回归社会后,面对物是人非的现实,曾经意气风发的女强人感到无比迷茫。昔时与今日,辉煌与惨淡,盘根错节地纠结在一起,巨大的落差令方敏无所适从。在她的眼中,一切都是灰色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得不真实。她恨,恨自己鬼迷心窍,为了二十万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她怨,怨法院量刑过重,即便自己退赔全部受贿款项后仍然被判了无期。怨恨积聚、无处宣泄,她开始怨天尤人,并一度萌生了厌世的心理,说是“也许我就不应该出来”。

  在方敏最彷徨无助的时候,帮教志愿者魏幼敏老师走入了她的生活。“人不能活在以前的阴影里。曾经的辉煌已经逝去,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毕竟人是要往前走的”,魏老师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利用和方敏同住一个小区的有利条件,想法设法与其交流谈心。“欲速则不达”,魏老师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她知道不能一味地说教,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并给予工作对象充分的尊重。考虑到方敏不愿在家人面前吐露自己的真实心理,魏老师就采用电话联系或约其外出交谈的方式,逐步打消方敏的顾虑,减弱其对志愿者的抵触情绪。“忘记过去,有啥为难的跟大姐说”,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方敏一股暖流涌心头,重新燃起了对人生的希望。

  魏老师屡次向劳动局社会保障局咨询劳动政策,全力帮助方敏实现就业。在魏老师的不懈努力与耐心帮教下,方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不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成为某企业的业务主管,还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市社区矫正积极分子。方敏还主动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向市爱心帮困基金捐助,先后多次参加救助受灾灾民活动。2006年间,她又主动与社区内一位残疾孤老结对帮困,最近再次与某单亲家庭子女结对,开展帮困助学。方敏的转变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赞扬。而在这背后,浮现的是魏老师的爱心奉献、热情帮教的忙碌身影。
  
  大学生为志愿帮教添活力
  
  每逢双休日或学校节假日,大学生唐申举狭小的家里总是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一名来自服刑人员家庭的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按理说,以小唐的学历,辅导小学二年级的课程是绰绰有余,但即便如此,被小朋友亲切称之为“大哥哥老师”的唐申举却从不敢有半点马虎和懈怠。因为他知道,对于这些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他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比就事论事的辅导课程更为重要。而这,就需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进行引导和灌输。

  除了定期补课外,小唐还经常上门看望受助这个小朋友,与他一起聊天、玩耍,还时不时地从自己原本就很紧张的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来购买些生活和学习用品,赠送给他。随着接触的不断深入,他越来越感到小唐不仅是为自己补课的老师,更是一位真正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大哥哥”,为此,一到周末,他就会主动要求妈妈带自己“到大哥哥老师家里去补课”。而另一方面,小唐也渐渐被他的开朗、乐观、善良所打动。记得有一次,他听到了一些关于爸爸的“闲话”,就跑来找小唐,小唐问:“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天真地想了半天,回答道:“爸爸以前是做错了事情,但我想他出来以后会变好的,如果不这样,唐老师你也会帮他的是吧?”那个瞬间,孩子的纯洁质朴让小唐深深感动。

  与小朋友一样,陈锐无疑也是幸运的。陈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进入了大墙,母亲也长期不在身边,因此性格十分内向。性格外向的大学生冯祺第一次和陈锐拉家常,任凭冯祺怎么说,陈锐就是不吭气。冯祺直接开始辅导,待辅导完了,陈锐还是没有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耐心等待,冯祺发现陈锐偶尔遇到感兴趣的话题,陈锐也会眉飞色舞一番;自由活动时间,也显示出了对体育运动的热衷;甚至有时还会背着冯祺悄悄抄习题答案。冯祺分析后得出了结论,陈锐过度的内向主要是缺乏自信心所致。特别是在学习上,因为怕讲错了于是不敢讲,怕做错了于是不敢做,时间一长,很自然地养成了畏首畏尾、沉默寡言的习惯。“我一定要改变他”,冯祺完成自己的“系统改造工程”学业外,她把全部空闲时间都花在了陈锐身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冯祺总算见到了陈锐进步了、“外向”了,他在学校里也活泼了许多,冯祺从中也感受到了快乐。(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作者:周劲草 沈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