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专题
 
法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
9月 9日 8:32
 
  “对法治能否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平等地适用于全世界?”

  “定义法治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没有法治,就知道什么是法治了。”

  9月8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厅,尼泊尔首席大法官鲍德尔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席大法官斯皮格尔曼之间的对话,引起了在座大法官和其他与会者们轻松的笑声。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法律、法治与法院”专题研讨正在进行,气氛融洽而热烈。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共进行22个专题的研讨,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这场“法律、法治与法院”专题的研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作了主旨发言,另有6个国家的最高法院院长、大法官等作了专题发言,其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肯尼迪大法官因故未能出席研讨,还特意委托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前法官华莱士代为宣读了发言。

  研讨于下午3点15分正式开始,研讨专题主席、加拿大首席大法官麦克拉克琳说,法律的独立、公正非常重要,但法治如果没有法官,只能是个美丽的词语,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就要对法律、法治与法院这个非常重要的专题进行讨论。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肖扬作了《中国的法律、法治与法院》的主旨发言。他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的法治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法院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发言的最后,他引用了古代诗人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说:“我们深信,不论道路多么崎岖,法治之光必将灿烂辉煌,照耀人类在未来的征途上奋勇前行。”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其他几位大法官的演讲同样十分精彩。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席大法官斯皮格尔曼显然对中国的历史十分熟稔。

  “中国的古书记载,一位大臣抱怨,都察院总是喋喋不休地向皇上提出建议或是意见,像鸟兽一样干扰他们的工作。”在谈到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时,他不时提到中国古代的监察御史制度进行比较。他说:“中国古代大臣穿的朝服上绣着不同的图案,品级最高的绣着仙鹤,最低的绣着鹌鹑。而承担监察职责的御史的衣服上绣着的则是獬zhi,这是一种神兽,能分辨善恶,面对坏人,它会扑上去,我想,行政法发挥的正是这样的作用。”

  俄罗斯最高法院院长列别捷夫援引一位法学家的话说,无论法律规定得多么好,在无经验的、粗俗的、没有良心的人那里也是没有办法发挥效力的,公正的刑法在粗野的审判下会变得一文不值。因此,他十分强调法院在促进法治中的作用。

  几位大法官发言之后,主持研讨的麦克拉克琳称,自己在聆听时做了“笔记”,为了抛砖引玉,她愿意讲一讲自己的“笔记”。在做了精当的评析之后,她把发言权留给了台下的其他与会者。与会者们踊跃提问,其中各国大法官们之间的精彩问答不断,尼泊尔首席大法官鲍德尔与斯皮格尔曼关于法治的对话正是其中之一。

  共有14位与会者提问。一位律师在对诸位大法官提问时说,我当了40年律师,但你们让我感到现在是最自豪的时候,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最后找到真理,祝你们好运!麦克拉克琳回答:我们很希望能经常听到这样的“提问”。



   作者:宁杰 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