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间隙,诗人们互相切磋诗作
东方网特派记者黄丽春10月27日马鞍山报道:第一届中国诗歌节期间,以“中国诗歌:民族性与当代性相统一”为主题的诗歌论坛颇为引人注目。不仅吸引了雷抒雁、叶延滨等诗坛重量级人物到场,众多国内外知名的诗人、学者更是满含对诗歌艺术的无限深情,以诗会友,畅谈心声。
出席论坛的外国诗人
他们中,有的人欣喜于网络时代为诗歌带来的全新繁荣,有的人担忧于新世纪诗坛的浮躁与功利,有的人困惑于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诗歌的未来走向,有的人期待于伟大诗人和光辉诗篇的再度诞生……所有的探讨都饱含着真情实感,所有的思索都依托着美好愿景。爱诗、读诗、写诗、关注诗,正是在这个诗歌的国度里,代代传承的历史强音。
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历史期待新的大师与新的诗作
作为本届中国诗歌节组委会副主任,吉狄·马加首先带来对诗歌论坛的精彩致辞。他回顾了中国古诗以及新诗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我国老中青三代诗人们为丰富当代诗歌美学立下的汗马功劳。然而,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偏颇和缺陷。“比如无视中国的审美心理和语言结构,从而割裂诗歌传统;比如无视乃至否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过分强调诗的主观性;比如逃避现实生活,远离时代和人民而去表现缺乏审美意味的个人悲欢,或是表现无法思议的玄机;比如在经济大潮中,诗的浮躁与轻浅。”
虽然,当代诗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吉狄·马加依然坚信:人们为那些倾向而忧虑,正表明了对诗的爱护与关注,并且希望提高诗的思想质量和艺术质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中国诗坛一定会诞生伟大的诗人和诗篇。
谢冕(北大新诗研究所所长、博导):中国诗歌之路任重道远
“近来诗歌无大事”,谢冕说自己没来马鞍山之前,很长时间都抱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当他一下飞机来到这座江东名城时,看的却是“整座城市都被看不见的诗意浸润着”,怎不叫他这样一个爱诗人顿时心潮澎湃、诗情涌动起来呢?这在中国大地上首度由国家主办的诗歌节,正是当今诗坛的“大事”啊!
谢冕说,在这座与诗歌有着千年情缘的城市里,不论知识阶层还是普通工人,多少都能随口背上几句古诗。“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我们伟大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正是凝练、精深、朗朗上口的特征,让古诗能够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可是回头再来看看我们的新诗,诞生百年来,虽为后来却未居上,能有哪一首诗一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之类妇孺皆知呢?”谢冕认为,古典诗歌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对于后人无疑是一种巨大压力,中国新诗的未来之路将任重道远。
吕进(西南师大中国诗学研究所所长、博导):全球化不以牺牲独立性为代价
“诗人有祖国,诗歌无国界”,致力于中国诗学研究的吕进认为,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只有在一个广阔、开放的现代视野中才能确立。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中国古代诗学和西方诗学向中国现代诗学的转换。在全球化浪潮中,各个民族的诗学需要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交汇与融合。当今世界,西方文化占强势,东方文化居弱势。在借鉴西方诗学精华的时候,我们要警惕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打压。西方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本土化。西方诗学从它诞生的西方文化场移到中国的现代文化场,是一个跨越不同文化时空的接受和重构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站在21世纪中国的文明高度,以时代的尺度丈量一切准备借鉴的东西。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面前,‘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是可笑和可怜的。”
Schuldt(德国诗人):现代性和民族性不能硬性拼凑
本次诗歌论坛同样吸引了一批国外诗人的热情参与,来自德国的诗人Schuldt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从自身民族经验的视角,分享了对于“现代性与民族性统一”的看法。Schuldt认为,现代性和民族性都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是各自不同的东西,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它们有交会点,也能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谈论它们相互之间的结合以及相互平衡,而不必硬性拼凑。
“至关重要的是,”Schuldt强调,“不要对艺术家或诗人指点方向,这就像给命运指点方向,是荒谬的。从历史上看,每当艺术或诗歌走向所有人都不希望他们去的地方时,它们才是最优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