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弄痛”年迈宝贝——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先睹记
12月 27日 10:59
 

  来自故宫和上博的103件晋唐宋元国宝级中国书画珍品昨天上午起陆续进入上海博物馆三楼的绘画馆和书法馆。截止下午5点,所有参加“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的展品都已“各就各位”,等待12月29日正式与上海观众见面。

  防尘俨然手术室

  记者昨天上午走进上博三楼的绘画馆和书法馆,除了发现意料之中的戒备森严的保安人员外,还意外地发现有十多位穿着颇似医院里蓝色手术服、戴着几乎将整个脸庞遮住的大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密封的玻璃展橱里紧张地忙碌着,如同外科医生在做手术一般。记者等了一会儿,一位工作人员从橱窗里出来,摘下口罩,拍了拍记者的肩。记者细细一瞧,原来是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的专家刘一闻。刘一闻告诉记者,他们穿戴的都是无纺布材料的防尘服、防尘帽和口罩,完全是按照医院手术室的标准。如此“严要求,高标准”在上海博物馆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展板平台宜观赏

  这些书画平时都是以卷轴形式保存的,打开展出时,每个工作人员都小心翼翼,生怕手势不对或者手上一用力“弄痛”了宝贝。据介绍,这些宝贝问世以来,经过了历朝历代的不断重新装裱,加上保护得当,才得以延续至今。今天它们能和普通人见面,既是大家的福分,也需要更加当心。

  记者现场发现,103件展品所躺的展板平台高度特别适宜观赏,在1.1米左右,展板呈70度左右倾斜,和人的观赏习惯和视觉落点相匹配。这些展板都是为了此次展览特别设计制作的,所有展板都不上漆,可以无限衔接,有利于古代长卷的展开,能让书画爱好者充分观赏到长卷内容以及两端的题跋。

  而展馆灯光的光照度也从原来的110腊克司调到80腊克司,既能让观众看得清晰,又避免对展品有所损伤。

  为了不让灯光“走散”,使之聚集在展品身上,上博工作人员还在玻璃橱窗的上部挂起了竹帘子,平添了不少雅趣。

  由于不少展品来自比较干燥的北京,为了不让它们在湿润的上海“水土不服”,上博方面特地重新调节了湿度。

  武装护卫《平复帖》

  103件展品分别安置在上博三楼的绘画馆和书法馆,面积逾2000平方米。其中引人注目的西晋陆机《平复帖》放置在展厅的最前列。

  《平复帖》上面包括了宋徽宗、董其昌等历代名人的题跋和印章。而实际上,《平复帖》有一页信纸大小,发黄的纸酥松得让人提心吊胆,但这上面的笔迹却依然透出金钩铁划的精气神,后面题跋的历朝历代的大家的墨迹在其面前也相形见绌。

  据上博书画部的主任单国霖介绍,此帖距今1700年,比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兰亭序》还早60多年。它曾在宋代装裱过一次,后又在乾隆年间作过装裱,成为3米长的手卷。记者看到,手卷上面留下历代印章无数,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宋徽宗的印章,还有一个民国人士张伯驹的珍藏印。这是张伯驹花了可以买几座北京城里豪宅的银子,从道光皇帝的曾孙溥儒手上买来的,为了保护国宝不流落海外,张伯驹甚至把生命都置之度外,解放后便把心爱之物献给了国家。

  《平复帖》和《出师颂》都是上博向故宫借了3年才借到的。它们从故宫来沪时,上博副馆长带领保卫处工作人员和两名武警战士前往护驾,故宫方面则由4人随身携带,乘坐最安全的火车送来。

  瘦劲挺拔“瘦金体”

  这次“经典展”还展出了宋徽宗赵佶的两件书画作品,令观者一睹宋徽宗雪景山水画和“瘦金体”的艺术风采。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卷》为绢本,墨笔,清宫旧藏。图中雪后山川,平远寥廓,奇峰突兀,栈道盘亘,白雪皑皑,平林漠漠,归棹切切,寒气肃肃。整幅作品洗练流畅兼得,高远平远相间,空间设置精巧,山体错落有致,意境清新高雅,恐为画院高手代笔。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赵佶的《楷书闰中秋月帖页》为纸本,清宫旧藏。

  此帖书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庚寅闰八月,赵佶时年29岁。书法矜持细健,瘦挺峭劲,吟咏中秋,情意浩然。此帖页是瘦劲挺拔的“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宋徽宗的这两件书画作品实为“经典展”增添经典气息。



选稿:王洁敏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