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金泽镇任屯村,曾经是血吸虫病肆虐地区,素有“肚包村”之称,毛泽东的著名诗篇“送瘟神”便是该村的真实写照,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但任屯人以昂扬的斗志,在血防战线上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率先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成了全国的典型。近年来,特别是“四五”普法开展以来,该村又以法制宣传为抓手,破陋习、树新风,扬正气,使村里政通人和,面貌一新。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古色古香、气派非凡,各类设施一应俱全,老幼皆宜。连续几年没有发生上访、群访事件,呈现出一派平安祥和的景象。自2002年以来,该村先后荣获了市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安全小区、市敬老村、区民主与法制示范村等光荣称号。2005年,该村又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任屯村现有总人口1250人,410户家庭,12个村民小组。由原来的任屯、北任两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村内有四家企业,三个水产养殖场,附近是上海太浦河经济城工业区,因此,村上外来人员较为集聚,有400余人。在这样一个面广量大且处于分散的农村中,怎样让法制观念在广大村民中深入人心呢?任屯村经过五年的努力探索,探出了一条普法新路。
“四五”普法伊始,村里就根据要求,制订了“五个一”目标措施,并舍得投入资金,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五个一”措施即:成立了一支由六名志愿者组成的普法宣传员队伍,建章立制,并定期活动。先后投入15万元,新辟了一间村图书阅览室,添置了2000余册图书,其中法制类图书500余册,征订了《上海法制报》、《法苑》等报刊杂志,供村民免费借阅。在村里的四个画廊中专门开设了一块法制宣传画廊,指定专人每月2次定期刊出有关法制宣传内容的事例。配备了一间法制谈心室,供大家学习谈心或调解处理矛盾。开设了一个法律综合服务窗口,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这样一张普法宣传网全面铺开了。
网络机制健全了,应该以怎样的有效形式向村民灌输法律知识呢?该村的做法:通过案例分析,逐渐加大力度,达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听讲座”。该村让普法宣传员以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事例,向村民们宣讲法律知识。讲课的内容有“小纠纷与大矛盾的关系”、“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等,深受村民的欢迎。5年来,任屯村共组织法制讲课22场次,听众达3800人次,做到了村民和外来人员平均每人听课2次以上。谈心式、引导式和理论联系实际式的法制讲座课,使群众实实在在感觉到了身上肩负的责任,从而激发了村民的道德自律力。
二“看影片”。村里特地到镇司法部门借来大量的各类法制宣传片,有计划生育的、有交通法规的、有法庭纪实的,还有电视播放的“东方110”、“案件聚焦”等等,在村活动中心电教室每周定期播放,让村民们前来观看,片中大量的事实,再次加深了他们的印象,从中受到启发,学到不少法律知识。因此,观看法制宣传片,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又一项活动内容。
三“谈观点”。在普法宣传中,除了听、看以外,村里还设计了案例分析问卷,组织村民到法制谈心室展开大讨论,谈谈自己的观点,说说如果自己身处其境该怎样做。同时,就村里发生的各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摆事实,讲道理,共同参与村里的事务,进一步加强了村民的是非观念和法律意识,村里连续三年无群体上访事件发生,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为依法治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树新风”。通过学习后,村里开展各种评优活动,鼓励人们争先进、学先进、赶先进,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在潜移默化中促使村里的社会风气好转,使人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法律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身处在一个法治社会,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活生生的案例就在我们身边。如村民潘某看到外来人员张某将脏物倒入了阴沟,于是主动上前帮他清理掉,还疏通了阴沟,保证了下水道的畅通,并引导他要遵守上海市的“七不规范”等文明公约,做文明事、讲文明话、当文明人,共创美好的环境。张某在他的带动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逐渐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更加愉快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此外,针对不同的对象,任屯村抓住侧重点采取多种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努力做到法制宣传家喻户晓,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并专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抓住普法“难点”——外来人员,增强其遵纪守法、依法维权观念。针对外来人员较多,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任屯村对症下药,经常性地组织他们参加村里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法制宣传、科技培训等活动,同时,对外来人员开展有效管理,排队摸底检查,做到逐一登记造册,上门免费赠送有关宣传资料1000余份。还聘请了12个村民小组长为信息员,经常跟他们谈心、沟通,每月进行一次汇报交流,对本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想办法,及时化解矛盾,让外来人员处处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消除种种不安定因素。借住在任屯村8组的外来人员许某一家四口,来沪时已生了两个女儿。前段时间,他的妻子不见了人影,据说回了老家。可有其他村民看见许妻住在邻村姐姐家,并有明显的怀孕迹象。8组的信息员得知情况后,及时向村里汇报。村委立即派计生干部和宣传员找许某了解情况,起初,许某态度恶劣,不肯配合。于是村委干部就兵分两路,找回许妻,一次次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一趟趟陪许妻去医院检查并落实有关的规定。最终许妻遵照计划生育法规,自觉接受了人流手术。由于工作细致到位,近年来,任屯村的400余名外来人员中,没有发生过一例计划外生育、一起刑事犯罪案件,连赌博打架、封建迷信、偷鸡摸狗等不良现象也难见踪影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无”村。
又如外来人员高某,湖北省孝昌县花西乡人,今年33岁,在附近的上海信万电子塑胶有限公司上班,在任屯租房居住。由于近年来,村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且人居环境优美,他萌发了在任屯买房长住的意愿。正好任屯村六组的李某有意将自己的老房子出售。高某没有购房经验,怕自己吃亏,一直犹豫不决。村委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帮他进行法律咨询,商榷购房合同,随后又去办理了司法公证等相关的法律手续。既为双方提供了方便,又让他们放心、满意。现高某正安心地居住下来,并打算把父母也接来,正式在任屯安家落户。
抓住普法“重点”——村民,努力实现法律进村入户。通过普法,缓解了邻里之间和家庭之间的矛盾,美化了人们的心灵,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村民王某与李某为生活琐事反目成仇,小纠纷闹成了大矛盾。活生生的普法宣传事例逐渐让两人都有了回心转意的念头。“普法”宣传员和镇村调解干部因势利导,两人多年的宿怨很快烟消云散。1组村民小俞与婆婆闹矛盾由来已久,吵骂打架家常便饭,小俞多次赌气回到娘家去住,婆媳矛盾引起夫妻之间的不和。又是普法宣传员与调解干部上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导她俩互相体谅,尊老爱小,向身边的好婆媳学习。通过普法教育,婆媳俩终于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在去年村委会开展的好婆媳评比中,她俩榜上有名。
抓住普法“亮点”——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在企业各类问题的处理上,村里尽力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包括法律咨询方面的问题。帮助企业开展“名牌员工”、“守法员工”等评选活动,以激励员工爱厂如家,勤奋工作,使企业走上依法治厂、合法经营之路。
“四五”普法给任屯村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村风的好转,道德的提升,法制的健全。去年,该村三业收入达到2500万元,村级可支配资金达到180万元,户均净收入近2万元,名列全镇前茅。得益于“四五”普法,如今,任屯村的各项工作已基本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