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区作为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22万人。从1986年第一个五年普法教育开始至今,卢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开展了20年。“三五”普法,我区获得了“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城区”称号,“四五”法制宣传教育,我区又获得“全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区”称号。20年来,我们在每一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都能在总体思路上与时俱进,总揽全局,在每一轮普法的实施中,都会总结和继承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加以发展和深化。在“四五”普法实施期间,我们始终坚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探索创新”的工作原则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突出重点,坚持增强执政能力的理念,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实效性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是“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卢湾区始终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专题研究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已经成为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委会每年的工作制度,同时每年召开区领导干部法制学习联席会议,积极研讨工作思路。2005年,又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作为加强卢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到更高的位置来抓。
我们以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判断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为目的,同时依靠制度来保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一)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五年来,我们坚持了区四套班子和局级干部学法日、党委中心组学法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等制度,“四五”普法期间,区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常委会会前法制讲座制度。五年来,共举办处级干部法制讲座20次,近5000人次参加。2004年,推行处级干部网上学法制度,利用网校学习法律知识的处级干部达90%以上。(二)建立考核与检查制度。实施区人大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副处级后备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2004年5月,区委组织部对227名副处级后备干部进行了任职资格考试,通过建立刚性考核与检查制度,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与依法办事的能力结合起来,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落到实处。(三)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公开信息1868条,网页访问量近300万人次,接待查询18万人次,咨询量3万人次。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使领导干部真正意识到学法用法的紧迫性,不断增强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四)建立依法决策制度。区政府法律顾问团通过列席区政府全会、参加专题咨询活动、提供法律意见书等形式,保障政府依法决策;同时区委、区政府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集体研究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通过五年的普法,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促进了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在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中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推进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朝建立法治政府方向努力。
一是深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2005年3月,卢湾区成立政治文明领导小组,并确定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实施项目,项目内容来源于社区基层;项目的推进,立足于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同时项目成效的检查和监督坚持社会化、民主化、科学化。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卢湾区在贯彻对政府工作有深远影响的《行政许可法》过程中,建立了约束行政权力的有效机制,凡涉及需要听证的以及行政复议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各行政执法部门均要报区政府法制办备案。三是落实责任追究机制。2005年,卢湾区在全市区县率先召开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大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从增强执政能力的高度,带头学法,自觉守法,维护法律权威。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落实追究责任制。四是建立舆论监督长效机制。从2003年起,卢湾区建立媒体批评报道收集反馈机制,将媒体批评报道收集反馈机制作为打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二、形成特色,以法律进学校、法律进社区为抓手,创造卢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两个新亮点
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我们组织9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全区近60家教育机构的法律顾问,全面开展律师参与依法治校工作,有效促进了学校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有事找律师”已成为卢湾校长们的常用语。为提高校长、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组织中小学校长到法院旁听校园伤害案件的庭审,开展形象生动的法制教育,引导学校正确处理校园伤害事故。为帮助学校建立事前防范机制,针对学生在春游、秋游存在的安全隐患,律师提出并发放《安全责任建议书》、《法律意见书》等。从今年新学期开始,新生的第一次家长会由律师主讲,以案说法,为家长讲解校园安全防范的法律知识,深得家长好评;律师还走进高中课堂上法制课,引导学生就各种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突破以往单向灌输的法制教育模式;组织小学生开展法律知识辩论赛,设立有新意的辩题,帮助未成年人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特别是2004年6月律师在奥林幼儿园举办幼儿法律启蒙课程展示活动,得到了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肯定。在这基础上,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组编制了幼儿法制教材——《小小公民学法律》,教材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立足法律启蒙教育,将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渗透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之中,帮助幼儿增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填补了幼儿法制教育的空白,为进一步探索“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迈出了第一步。
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形成“一个热线电话”、“一个共建机制”、“一个法律顾问”的法律服务网络。一个热线电话。2004年3月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24小时法律服务小毛热线,小毛热线自开通以来,已由最初1名公职律师接听电话增加至3名人员轮流接听,一年多来,小毛热线已经接听来电1130个。现在,卢湾区居民只要遇到涉法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小毛热线,他们只需拨打小毛热线,就能找到身边的法律顾问,小毛热线将法带入了人心。一个共建机制。即律师事务所与居委会的结对共建机制。2004年,全区11个律师事务所与居委结对共建,2005年结对共建的律师事务所扩大到17个。一是建立便捷的服务渠道。各律师事务所发放免费法律服务联系卡1万多份,设立律师信箱,向退休教师赠送“终身免费服务卡”等。二是开展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根据社区发生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引导社区居民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三是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帮助化解4年未决的楼上居民抛物纠纷和解决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等。同时为居民区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开展自治当好法律参谋。一个法律顾问。为使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更具针对性、专业性,我们进一步整合全区的专业人才资源,为全区73个居委全配备了兼职法律顾问,并以承诺书形式向社区群众公开服务内容,在社区开展有针对性法制讲座、定期为社区群众举办专题法律咨询、指导社区居委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据市社科院专家对我区居民法律素质调查问卷显示,卢湾居民的法律至上意识、权利制约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国家主权意识、参政意识等正确回答率达到86.4%。将近70%的居民参加过各类基层民主自治活动,有51%的居民参加过居委会直接选举;有36.4%的居民参加过评议会、协调会等,卢湾居民自觉守法、主动用法、敢于护法的意识明显增强,对法律的地位、作用、权威、效力的认可正在大幅度增长,法制宣传的效果已经显现。
三、探索创新,坚持法律文化建设,促进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首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法制宣传的感染力。如社区法制文艺汇演、法制演讲等,通过群众自编自演,培养群众对法律的认同和对法治的追求,促进法律意识深入人心。2003年,我们在上海市社区法制文艺汇演中,由我区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小品《十字路口》、独脚戏《“法”在我身边》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在2005年的纪念8.16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整台法制文艺演出,有不少节目的全体参加人员均为居委干部,文艺宣传的法制含金量越来越高。
其次,以大众传媒为主渠道,增强法制宣传的渗透力。2001年,我们在区有线台设立了“法治纵横”专栏,已播出90多期,有些片子不仅在卢湾播放,而且还通过上视和东视向全市播放,扩大了宣传效果;2002年,建立了首家独立的法制宣传网站—卢湾法治网;2005年3月在东方广播电台开设了区级单位在市级媒体的首个法制宣传专栏—“法治新天地”;我们还与中国联通公司合作,向全市五百万联通用户发送《交通安全法》公益信息。由此“五位一体”(电视、电台、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的宣传网络在我区形成。
第三,以专题宣传日为平台,增强法制宣传的影响力。我们以“8.16”依法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宣传周等专题宣传日为平台,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制宣传,增强法制宣传的影响力。特别是2004年“8.16”依法宣传日,我们尝试了由上广《市民与社会》栏目现场主持,与律师、居民对案件开展讨论互动;上广《990法庭内外》现场直播,全市12家维权机构现场接受市民咨询等形式,开创了同类活动的规模之最,获得了市领导和市民的充分认可。每年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宣传周的宣传,我们以法律咨询、法制文艺汇演、法制演讲、辩论赛等形式,做到天天有活动,日日有安排。
在实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五年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法制宣传工作的保证
我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领导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组织到位。“四五”普法启动时,区委、区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四五”普法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动员会;区委宣传部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宣传思想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布置工作时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区法宣办通过建立普法联络员联系制度、重要部门例会制度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制度对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检查。二是指导到位。在实施阶段,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了解“四五”普法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区法宣领导小组每年作专题研究,指导面上工作;区人大、区政协也多次听取和视察了“四五”普法工作汇报。同时还请市社科院、华东政法学院的法学专家对我区“四五”普法工作开展调研,加强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经费到位。普法经费每年以15%的比例增加,全区人均普法经费支出达到1元以上。
二、始终服从服务于区的中心工作是做好法制宣传工作的关键
五年来,我们始终围绕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司法权威、城区文明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81家落户卢湾,他们最看重的也是卢湾的法治环境。2005年我区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区)工作先进城区。
三、与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矛盾相结合是取得普法实效的立足点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政府信息的公开、执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将公务员的学法用法与依法办事相结合,从而促使公务员学习宪法和法律,特别是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四五”普法期间,区政府无一起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同时通过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使群众在依法解决矛盾中学法用法。
四、满足群众的需求是保持法制宣传工作活力的重要方面
主动了解群众对法律的需求以及法律如何满足群众的需求,保持与群众的双向沟通,在双向沟通过程中达到双向互动,选择群众容易理解和引起兴趣的方式,才能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现,保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