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开展“四五”普法工作以来,以建设文明城区、法治城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公民法律素质为主线,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多举措、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强化各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使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系列化、制度化。
闵行区在普法实践中,始终把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点来抓,确保领导干部学法内容、时间、对象、效果四落实,经过多年法制宣传教育,“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已逐渐成为我区领导干部学法后的共识。
(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长效机制。
闵行区注重制度建设,以形成良好的学法用法机制。一是健全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培训证制度。区印发《闵行区法制宣传教育培训证》发放给全区处级干部,记录处级干部参加法制培训、听取法制讲座、进行法制考试的情况。二是坚持领导干部学法考试制度。闵行区坚持每年举办一次的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五年来,共组织了以《税收征收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建筑法》、《产品质量法》、《行政许可法》为内容的处级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为98%,合格率为100%。三是坚持处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五年共举办了以《宪法》、《行政许可法》、《信访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为主题的20余次处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听众达1万余人次。法制讲座还采用事前登记、事后通报的方法,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参与讲座。
(二)发挥阵地作用,使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固定化、系统化。
闵行区充分发挥在区委党校建立的“闵行区领导干部法制培训中心”的作用,把法律知识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做到教学有计划,培训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五年来,在举办的5期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4期纪委书记培训班、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培训班、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中,都将保密法、依法行政等作为重点内容,举办法制类讲座59次,受训人数达1127人次。闵行区还坚持在区“领导干部法制培训中心”举办一期的基层法宣干部培训班,以提高基层法宣干部法律素质,更好地发挥基层法宣干部辐射力。
(三)强化创新理念,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四五”普法之初,闵行区及时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席会议制度,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闵行区正式下发了《关于建立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的意见(试行)》,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真正将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这项工作开展2年多来,共举办了12期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培训班及考试,目前已有95余名拟任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培训并全部通过了考试,取得了《闵行区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证书》。
二、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丰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是闵行区的一个品牌。“四五”期间,闵行区立足社区,以民为本,广泛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接受各类法制宣传教育的群众达800万人次,普法覆盖面达到了98%。
(一)抓队伍,保障各项措施得以顺利实施。闵行区成立了三支法制宣传队伍:第一支是由区法宣办的4名专职法宣干部和区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各委、局普法实施责任单位的31名兼职法宣干部组成的法宣干部队伍;第一支是由来自区委党校、公安分局等14个单位的23名业务精、善讲授、不计酬、能吃苦的法学专业人员组成的“四五”普法讲师团;第三支是由全区村、居委500余名法制宣传员组成的法宣队伍,从而构筑起了区、镇街道、村居委的三级法宣网络。
(二)抓中心,紧密围绕大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闵行区注重将法制宣传教育紧密围绕中心大局。如,结合“严打”整治工作,到治安问题较多、生活秩序较混乱的静安新城、高兴花园以及来沪人员集聚地金湾小区、井亭七村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咨询活动;结合依法防治“非典”和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及时下发文件,编印法制宣传教育读本,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实施,制作法制宣传版面展出。此外,闵行区还结合时势,每年开展一项主题宣传活动。五年来,先后组织了以全区社区居民为对象的“法律进万家”版面巡展活动、把法律送到上海锅炉厂等大中型企业的“法律进企业”活动、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进军营”、对七宝中学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法律进校园”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2004年,闵行区与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联合举办较有影响的“扬法律之帆、创生态闵行——环保、法律进社区”活动。活动中,区四套班子领导为环保志愿者队伍授旗,上视节目主持人现场与社区居民共同探讨发生在身边的热点法律问题,律师志愿团律师在法律咨询台前耐心地为群众解疑释惑,气氛十分热烈。
(三)抓品牌,持之以恒地开展四月份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
在每年的重大法制宣传日、周、月活动中,闵行区都开展声势浩大的普法活动。其中4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作为我区的特色工作,至今已开展了9年。这项活动时间长、规模大、参与面广、影响深远,是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品牌”。“四五”期间,我区通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共组织开展了171次大、中型法律咨询活动,接受了9800余人的法律咨询,发放了25万多份法制宣传资料,悬挂了2621条横幅,展出了5200块次法制宣传教育版面,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四)抓载体,寓教于乐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闵行区注重拓宽法制宣传载体,通过法制文艺汇演的形式,把法律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方法送进社区、送到基层。1、依托法制节目,唱响普法旋律。闵行区组织广大社区居民扎根生活,创作了50余个法制文艺节目,定期在各社区进行巡演。每年八、九月,我区都将法制文艺节目融入全区的艺术盛会——“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艺术节中。5年来,在全区演出了400余场,有10多万名观众观看了演出。2003年,闵行区成功举办“法伴我行—‘梅陇杯’法制文艺汇演”。在市社区法制文艺汇演活动中,闵行区报送的文艺节目小品《路口》获得了金奖,《目击证人》获得银奖,闵行区获优秀组织奖。2、依托法制故事,弘扬法治精神。2004年,闵行区协助市法宣办举办了华东六省一市“梅陇杯”法制故事创作大赛,2005年,我区由协助司法部法宣司、市法宣办举办了“梅陇杯”全国法制故事征文创作大赛。大赛开展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踊跃投稿。尤其是“梅陇杯”全国法制故事征文演讲比赛,共收到电子邮件来稿约3万多份,书面来稿2万多份。作者来自辽宁、吉林等23个省、市、自治区,作者的职业有工人、农民、律师、大学生等等,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学法、用法的高潮。3、依托法制竞赛,彰显普法成效。闵行区通过举办各类法制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几年来成功组织开展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知识竞赛、“四五”普法在闵行暨百万家庭学法律“虹桥杯”法律知识竞赛、“莘庄杯”法制摄影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五)抓创新,优化法律宣传及法律服务的新方式。
闵行区注重便民利民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我们在全区广泛设立了“法律服务夜门诊”。针对人民群众发生纠纷及要求法律咨询大多在双休日及晚上的特点,我区已在278个居委会和部分村委会建立了“法律咨询民间纠纷夜间接待室”。接待室的值班人员由社区内的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接待方法有固定时间接待和事先预约两种形式。几年来,“夜门诊”接受了8702人次的法律咨询1980件,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814场次。二是开设了“星期六”法律服务早市。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的需求,我们在吴泾镇开设了“星期六法律服务早市”,为居民们提供法律咨询、代写诉状等法律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2003年以来,该“早市”开展活动61场,接受了665人次的法律咨询356件。
三、结合“五五”开局,注重图新求变,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启动之年,闵行区将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与创新,主要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该区来沪人员超过本地人员的新情况,大力开展“法律进工地”活动,二是积极开展星级“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小区”的创建活动,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三是举办全区青少年法制漫画大赛活动,丰富法制宣传形式,扩大法制宣传效果。
总之,我们将根据中央、市委的要求,结合闵行实际,不断完善机制、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努力争取“五五”普法取得更大成效,为把闵行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