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表彰"五五"启动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让学校成为正义能够得到实现的地方
6月 9日 15:37
 

  青少年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本市法学会会员、虹口区中小学法制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郊学校校长,作为“三五普法”的上海市先进个人,理应在“四五普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实行普法教育宣传活动以来,中小学法制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不少经验和模式,但是,法制教育如何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素质教育改革和教育系统工程之中,切实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年的法制教育实践中,我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深切地感受到,如果法制教育缺乏有利于法制教育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就不会高,学生法律素质的持续提高也会受到很大制约。

  为此,“四五普法”以来,我借助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致力于改造学校法制环境,努力实践依法治校,将学校办成让正义能够得到实现的地方。

  一、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教育和法律的两栖人才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从事法制教育工作虽然已经有12个年头了,但是,深感自己法律知识欠缺,有时候觉得自己力不从心。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个重要而特殊的工作,它不同于针对成年市民的一般的法制教育和宣传,因而对法制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会比较高。

  首先要有从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热情和信念。在一些人的眼中,法制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与主科和考试学科相比,法制教育显得不那么重要。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将法制教育目标和内容窄化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倾向,导致法制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和水平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学校没有法制教育的纲要,没有相对固定的教材,没有针对法制教育成效的评价体系,缺乏对法制教育的专题研究,缺乏对相关人员必要的培训和激励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学校法制教育本身的发展。此外,在学校,一般都由政治学科教师充任法制教师,从而使法制教育沦为边缘学科。我想,法制教育确实是百年大计,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构成中的核心素质,虽然条件相对艰苦些,但是,工作是有意义的,只有把法制教育工作当成是一项事业来做,才有可能真正有所作为。这些年来,我无怨无悔地从事着基层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让我倍感骄傲。

  其次自己要有对法治的信仰和追求。我们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是无可阻挡的,但是,法治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法律素质。作为法制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建立对法治的信仰。尤其是在对法的追求与“理”和“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坚持站在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积极地捍卫法律的尊严,哪怕因此而被同行和领导误解。在我国,法治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事业,对法律的尊崇必然要与传统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发生矛盾和冲突,但是,一名真正的法制教育工作者,不应以种种理由做出妥协,虽然为此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第三,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法制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传播法律知识,而是要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形成很强的法律意识,并且培养他们足够的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维护自己各项合法权益的能力。我想,这是难度大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如果仅仅满足于做几场报告,看几场电影,参加几次法制宣传实践活动,那是不会取得最佳效果的。我认为,法制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是最优秀的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水平和很强的业务能力,要有足够的心理学和课程理论知识,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我常常要求自己,在加强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先成为最优秀的教师,然后成为最优秀的法制教育工作者。

  当前,法制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成为一名“法律专家”。对一名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法制教育工作者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教育,最欠缺的在于“法律”。我毕业于大学中文系,从事教育工作以后,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很重视,但是,要真正胜任法制教育工作,就不得不要坚持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多学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这些年来,我坚持自学法理学,学习教育相关法律,撰写了不少学习心得,自己感觉到进步很大,虽然和经过专业训练的法律工作者相比,我还是个“业余选手”,但是,学习显然增加了我从事这项工作的底气。

  二、胸怀教育大志,为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制度作贡献

  作为虹口区中小学法制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和负责人,虽然是兼职,也应该尽力去履行职责,为推进区域内教育的法制化水平和法制教育水平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虹口区中小学法制教育研究中心是个特殊的纯民间的研究和实践团体,她是由虹口区教育局、司法局、检察院、法院、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公安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一个“公益性研究性组织”,这个组织成立至今已有10年,为虹口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立下汉马功劳。虹口区教育系统曾经获得“三五普法”的全国先进称号,离不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我自“四五普法”以来一直担任中心主任之职,不敢说有多大的贡献,至少是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首先是研究工作。我致力于中小学法制教育模式的研究,起草了“虹口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纲要”,参与编订了法制教育教材;我研究了青少年法律素质问题,参与上海市青少年法律素质调查的工作,并起草了调查报告;我参与了区域性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课题研究,起草了“虹口区中小学管理办法”,规范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我学习和研究学生权利维护问题,起草了“学生惩戒条例”,并在北郊学校试行。

  其次是师资培训。在我的领导下,中心和区教师进修学校联手,对全体新教师和各校的法制专职和兼职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基本形成了教师法制培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三是决策咨询。中心积极为教育主管部门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出谋划策,协助教育局开展法制教育调研,起草普法规划,参与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法制教育和以法治校的评估工作,受到教育局领导的好评。

  第四是组织与协调。这10多年来,虹口区教育系统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老牌先进单位,形成了全区性的法制教育传统活动,如5.18“我要法”法制教育宣传周,连续举行了10年的“新沪杯”中小学法制竞赛,法制小品和艺术节等。因为牵涉面较广,研究中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组织和协调作用。2004年,研究中心在虹口区每个街道(镇)成立了一个分中心,依托各个教育小区,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中的联动作用,研究中心及其分中心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立足学校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制度治校

  作为北郊学校校长,我认识到制度治校对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担任校长工作六年来,我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坚持制度创新,通过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三校合并的北郊学校在短短几年中,一跃而成为不仅在本区域,而且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的品牌学校。学校法制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只有当学校内部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学生才会受到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不相抵触的教育。

  (一)建立系统而全面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首先是建立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现代学校要追求高效能,而传统的科层制的学校管理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效能低下,使得公办学校的竞争力下降,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校才能有大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民主管理制度,包括校务公开制度、教代会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等,只有切实维护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权益,才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我校,我们集中对学校行政权力的泛化进行了有效的制约,干部监督制、评议制、选聘制等等分别在我校实施了起来,更充分的授权和分权,使北郊学校充满活力。

  (二)通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建立了非常万备的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15万字的质量管理手册文本,成立了质量室,将各项考核评估纳入学校“法制化”轨道,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校质量,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信任。

  (三)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校致力于课程领域里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富有鲜明特点的学校课程,学校将课程管理也纳入到规范管理之中,独立编制的29万字的北郊学校课程手册,为学校课程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我校规范了各项激励制度,其中最艰难的是学校实行了全岗位竞争上岗,四年来,我们从试点到真正的全面实施,之所以能很平稳地操作,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让制度说了算,而不是个别领导说了算,听证会、质询会等等形式,使竞争过程一直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上展开。学校12万字的人力资源手册在教师引进、聘用、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作了十分详尽的规定,教师激励也变得有章可循。

  (五)始终不懈地加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为使学校真正的依照制度来实施管理,我们上下齐心,抓好制度的执行和对执行的监督。每年学校制定制度实行计划,增加制度文本的执行率,学校要求各个管理部门落实制度执行的目标责任制,今年,学校质量手册的执行率达到90%,课程手册执行率达到80%,人力资源手册达到95%。我认为,好的制度应该是代表正义的,代表正义的制度一般都能达到较好的实施;在制度背后,有比制度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制度的信仰,为此,依法治校的学校应更加重视学校文化中的“法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建设,作为校长,我不遗余力地倡导这种价值理念,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法治文化的领导者。这些年来,我在教育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被评为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这使我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发挥一个法制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作用。近三年来,我收了全国各地的挂职校长80多位,每年我外出讲学达40多次,来我校参观学习的70多批,我在上海最大的德育专业刊物上开设法制教育与依法治校专栏,每个月发表一篇法制类文章,我撰写的两本教育图书成为年度销量最大的教育书籍,借助语言、文字和我的行动,我在影响着很多人,尤其是影响着很多教育工作者,我想,只要我抱定信念,和同仁们一起迎难而上,就一定会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法制环境,普法的目标也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