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表彰"五五"启动
 
全面深化普法教育整体推进依法治理 建设平安和谐山东
6月 11日 11:54
 

  "四五"普法以来,山东按照中宣部、司法部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加快依法治省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平安山东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安秩序平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安全事故等稳定指标不断下降,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健全完善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实行"一票否决"。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时出台规划、决议和有关政策,召开会议,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省委及时调整充实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分工,强化了责任,使"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各市、县(市、区)调整充实了领导和办事机构,落实了工作责任制,把普法依法治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1/3的市和县(市、区)配备了专职普法办主任,政法基层组织特别是司法所、调解中心建设不断加强,较好地解决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各级普法办公室每年都制定实施意见,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研究问题,部署任务。各级人大、政协每年组织开展检查、视察活动,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去年,省里组织有关部门,由6名省级领导干部带队,对全省"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提出整改意见,为搞好"五五"普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四五"普法以来,全省始终坚持以宪法为核心,重点宣传了33个法律法规,7500万人参加了学习,占全省总人口的81.7%,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突出抓好平安山东建设的宣传。围绕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平安山东建设的重要批示,省里研究制定了加强平安山东建设法制宣传教育意见,连续两年开展了宣传月、宣传日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与维护稳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各级各部门把平安建设与开展严打、综合治理、扫黄打非、反对邪教、禁毒、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法律进万家"、"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等活动和举办大型法律咨询等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建设平安山东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二是不断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省委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开展以整顿市场秩序、强化税收征管、打击假冒伪劣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大型法制宣传咨询活动6000余次,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优化了投资环境。三是强化热点、难点问题法制宣传。针对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三农"、民族、信访等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法制宣传。编写了《维护稳定法律知识》,免费发放到基层单位,掀起了学法用法高潮。举办了"泰山杯"民主法制知识有奖竞赛,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实现了制度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出台了相关规定,党委中心组和领导干部学法日、法制讲座、培训、考试考核等制度进一步健全。省人大常委会定期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省政府每年组织市厅级依法行政研讨班和县处级干部依法行政培训班。推广了临沂市党政干部法律专业学历教育经验,全省连续5年组织30万名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普法考试,17个市和多数县(市、区)实行了干部任前考法制度。五年来,全省成立干部学法讲师团230个,举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4800余次、脱产轮训班1400余期。二是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实现了规范化。各级司法、行政执法部门落实了学习培训、考试考核、持证上岗等制度,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小时。"四五"期间,全省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接受法律知识培训23.7万人(次),通过法律知识资格考试持证上岗20.37万人。三是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实现了多样化。狠抓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形成了以课堂教育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格局。举办了全省中小学教师、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电视大奖赛,建立了5742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80%以上的中小学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实现了经常化。把法制教育融入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全省28万多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接受了法律知识培训。五是城镇居民特别是农村"两委"成员的法制教育实现了阵地化。全省7.4万个行政村建立了法制宣传一条街,远程教育网络覆盖每个村庄,县级以上新闻媒体开设法制栏目365个。推广了莱芜市"法德结合、文明理家"和枣庄市为每村培养一名法律大专生村干部、为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两个一工程"等经验。"四五"期间,全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6522次,组织法制文艺演出1.1万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重心下移,强化基层,推动依法治省向全方位、多层次格局发展。

  按照"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农村重点抓村、城市重点抓居,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路,以基层为重点,以依法治村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依法治理。一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召开了全省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和民族村(居)民主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制定了《关于加强民族村(居)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全省98%的行政村开展了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活动,1/3的村跨入"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二是社区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召开了全省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座谈会,制定了《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把公安、消防、审判、检察、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等工作纳入社区法律服务窗口。全省建立流动人口法制学校974个,84%的社区落实了"四个一"。三是依法治校力度不断加大。召开了全省依法治校经验交流会,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教育、后勤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依法治校铺开面达85%以上。四是依法治企全面展开。全省有4万余家企事业单位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94%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落实了依法治理措施。五是行业依法治理逐步深入。省政府制定了《第三个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县以上政府机关普遍制定了依法治理目标和依法行政实施细则,实行了普法执法责任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活动。六是地方依法治理不断创新发展。5年来,全省共通过和批准地方性法规184件,制定政府规章60多件。省、市、县三级政府全部建立了法律顾问团或聘请了法律顾问。全省有16个市、119个县(市、区)和28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或窗口,年办件量达400多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我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中央要求、与兄弟省区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我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