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力实施转移就业和“打工经济”战略,2004年至2005年两年间,全州共向外输出务工人员25.87万人,超额完成两年输出20万人的目标任务。目前,该州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有20余万人,每年可为家乡创收8亿元。
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完成州委、州政府提出的2004至2005年两年向外输出20万劳务的目标任务,文山州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加强培训、小额信贷等扶持,促进了“打工经济”的蓬勃兴起。农民工外出务工,不仅增加收入,而且还学到了技术,转变了观念,部分人成了回乡二次创业的带头人。富宁县那河村村民李绍登经培训外出广东务工后,把根雕技艺带回家乡,办起小型根雕加工厂,年收入3万余元。
为从组织上保证劳务输出工作的有效开展,州、县政府均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州114个乡镇组建劳动保障所,并在村委会建立劳务输出联系点,全州劳动力市场均建起了信息网络。同时,为开拓用工市场,解决好务工人员去向问题,劳动保障部门与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昆明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职介机构和厂家建立了广泛的劳务合作关系,除适时派人到厂家走访和了解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情况外,还委托输入地职介机构、劳动保障部门或亲自参与协调处理务工人员维权案件,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张登海
胡奇丽 邱继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