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通用专题>>第1期>>专题上部>>动态追踪>>正文
[书展观察]高校出版社要姓“高”
8月6日

  东方网8月5日消息:一边是社会出版社百花齐放,什么书都能出;一边是民营书业异军突起,快速抢占市场。两面夹击中,高校出版社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今天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文汇读书周报举办的“高校出版社如何做好学术出版”的座谈会上,张汝伦、陈思和等上海知名学者畅所欲言,痛陈业内“浮夸风”之危害,提出了高校出版社要姓“高”,出版物要有高水平。

  张汝伦:以学术出版为主 翻译要有责任心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认为,高校出版社就应该以学术书为主,要有高水平,放眼国外的大学出版社,他们也是如此。但要注意到当前出版社做高端市场有一个倾向,以翻译书为主,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说到目前国内的翻译现状,张汝伦不免忧心重重。一些出版社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大量组织重译外国文学作品,而译本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拼凑他人译作的抄袭现象。“翻译著作的出版,第一是要经典,第二是要找到内行的翻译家,要出就出高水平的翻译书。目前的情况是,责任心的缺失,造成了翻译学术著作质量的下降。”

  陈思和:反对以钱换书 必须保证学术价值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强调,高校出版社的出版定位应该与一般出版社有所差异。尽量出一些人无我有的书,出一些有学术和研究价值的书,尽量减少一些质量低下的学术著作。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通俗学术图书,尽管装帧很好,但常常写得似是而非。出这样的书,必然会影响高校出版社的招牌。

  陈思和还对当前学术书籍市场上“以钱换学术书出版”的现象进行了批判。“那些所谓名人效应的‘全集’或者著作,大量存在着信息重复、质量低下等问题。深挖原因,出版的目的是为了申报博士点、评职称,这些都影响了学术图书的含金量和社会对学术的价值评判。”

  高瑞泉:抵制奢华包装 平实价格让惠读者

  “我觉得,华师大出版社首先要摆正心态,别看轻了自己,要出就出好书,出有学术价值的书,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的优势。”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教授高瑞泉,说起自己学校的出版社充满关切之情。高瑞泉同样认为目前出版界的部分作品质量不高,“华师大出版社千万悠着点,不要出类似这样的图书”。

  “当前我们书的装帧越来越漂亮,但是我认为一些有品味的书,不能只靠外部包装,而应该完全靠内部的学术品质。学术书朴素一点没关系,关键能否把销售价格降下来,也有利于扩大读者面,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效益。”

  

 
 来源:东方网    作者:黄丽春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