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8月8日消息:近年来数次声明“不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的余秋雨,昨天破例来到上海书展,为读者作了一场“艺术创造的奥秘”的专题学术演讲。而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划的“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中的《艺术创造论》和《观众心理学》率先在本次书展上亮相。下午2:15,前来听讲座的人们已经在友谊会堂大门口汇集成群。记者2:30随着人群挤到楼上,已是座无虚席,工作人员只能在楼下临时加座一个楼面,搬出电视机“直播”演讲,才能满足陆续前来的人们的需要。
艺术比想象的都要重要
10天前,余秋雨在日本东京参加联合国世界文明论坛时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能够知道我们的经济发展数字,知道我们社会变革的速度,但对中国人的内心,我们的情感方式、我们的人文理念、我们的道德标准,都不太清楚。”余秋雨说,这里说的艺术创造比我们绝大多数人现在脑子想象的这个概念要大得多,事实上,“艺术作品对于一个民族形象的传达,对于民族感情的沟通,对于世界的人能够读解你,还有自己的后代能够读懂自己的祖先,这个作用太大了。”
艺术能让人尊敬和理解
余秋雨在演讲中提到他经常想到的一个现实问题,2008年奥运会,我们开幕式该用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让全世界点头?难道我们永远是京剧脸谱、功夫和茉莉花?这些已经不感动人了,不能传达一个民族的情感方式。一个民族的基本情感方式将用什么方式来传达?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只看文学艺术界吵吵闹闹,骂来骂去,而这个形象始终找不到。余秋雨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最让人感动的事,是被炸弹炸得破破烂烂的音乐厅最先开幕,衣衫褴褛的、找不到亲人的人首先去听贝多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能把艺术的地位看小了。一个民族富裕可以让人羡慕,可以让人害怕,但是一个民族只有靠文化和艺术才能让人尊敬和理解。
伟大作品不意味大规模
余秋雨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年来我们都会有这么一个错觉,一个伟大作品就要有很多人,这其实是不对的。他说:“我在美国讲学的时候,反复被问到一个问题,世界看我们经济发展了,教育规模也很大,出版书的数量也很大,为什么给全世界的感觉在文学艺术上,我们还是相当滞后?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当年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你们的创作缺少个人的单间’,这就是说,我们还不注重少数天才性的创造,还是喜欢追求规模效应。”
余秋雨说:“我觉得100个博士抵不过一个寂寞的艺术家。单个艺术家是所有艺术创造的杠杆,是所有艺术创造的中心力量。我们的文化机制应该让那些脆弱的、孤独的、有一些脾气的艺术家能够很好地生存。而不是总是看数字,开大会,评大奖,以为这就是文化氛围,以为这就是繁荣,其实这是搞颠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