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通用专题>>第1期>>专题中部>>媒体报道>>正文
[文汇报]书展,使城市更美丽 开幕三天观众超过六万
8月9日

  东方网8月9日消息:8月6日开幕的2005上海书展,虽然一上来就遭受到狂风暴雨的挑战,但从上海新闻出版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来看,申城市民逛书展、看书买书的热情却没有受到影响。书展前两天的入场人数达到4.3万人次,而随着昨日天空放晴,书展热也在持续升温,仅昨天下午1点到4点,书展现场就售出门票1.3万张,图书零售区三天累计销售额更是达到349.43万元。书展为城市平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读书,使生活更和谐;书展,使城市更美丽。

  文化平台服务全国

  本届书展立足上海、面向华东、服务全国,通过这个有效的平台,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20余家出版单位前来参展,共有近2.5万种图书提供订货,其中新品约5000种,零售品种更是达到78815种,进口图书近1万种。从始于1986年的沪版图书订货会到今天的上海书展,上海将区域性的看样订货扩展到全国众多出版社参与的大规模出版交易活动,从单一身份标记的出版界行业内活动延伸至广大市民参与的读书节日,上海书展作为文化平台的内外辐射效应,正在进一步显示出来。

  大小论坛每天不断

  昨天下午,陈尚君、骆玉明、汪涌豪、周振鹤、江晓原、陈子善、傅杰、王光东、胡守钧九位大学教授走进了上海书展,就读书与出版的话题阐述各自的见解。

  像这样的文化讲座和论坛在2005上海书展上并不鲜见---书展开幕第一天,虽然大雨滂沱,台湾作家龙应台与上海作家王安忆的一场名为"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的主题演讲会仍然吸引了不少观众到场;学者余秋雨主讲的"艺术创造的奥秘"也座无虚席,掌声不断;著名作家余华关于"文学和人生"的演讲同样吸引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的参与。在同时举行的未成年人读物论坛上,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有关"绿色阅读"的论述引起与会人士的共鸣;而像"英美图书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前景论坛"等高层次的论坛,还专门请来世界一流出版机构,给业内人士不少有益的启示。据统计,此次书展共将举行大小读书活动和论坛160多项,平均每天都有近20项。这些文化学术活动,不仅吸引了读者的热情参与,而且有力地提升了书展的文化层次。

  "展中展"突现文化底蕴

  在上海书展上,不光能闻到浓浓书香,还能看到一段上海文学的历史。2005上海书展安排了一个"展中展"---《上海作家手稿作品世纪展》,共有138位作家的手稿在这里集中展出。值得一提的是,这138份手稿,从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开始,到韩寒的《杯中窥人》结束,作者的出生年份从1881年直到1982年,岁月跨度长达一个世纪。在这其中有几份会让老读者感动不已的珍品---鲁迅的《自题小像》手稿保存得异常完好,白色宣纸上墨迹淋漓;冰心写给萧珊的书信上,每一张信纸的左下方都有一小幅水墨山水画,配上冰心那一手娟秀的钢笔字,让人感慨那个属于文学的年代;巴金《寒夜》的手稿,那一页页由互生书店印制的波纹稿笺,透着"人民作家"当年的激情。所有这些,无论是暗黄的信笺,还是逐渐褪色的墨迹,每个真正的爱书人看后都会从心里涌起一股亲切和敬仰,也因此自开展以来一直受到市民们的喜爱和关注。

    重视文化底蕴是上海书展一贯的诉求,回想去年书展,主会场的长廊就曾布置了一个小型的"出版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大,却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从1843年到1949年,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出版事件均在这个小小博物馆中有所展示。除此之外,本届书展还专门策划了"进口图书展示馆"和"书籍装祯艺术展"。

    传统与新锐齐上阵

    本次上海书展规模为历史之最,这从图书种类上也可以得到反映。以往的书市,书画类图书都充当陪衬的角色,但这次在前厅,种类繁多的艺术类图书---画集、书法帖、各大门派的乐谱,无不让人眼花缭乱。而在内场,众多明清年代的抄本整齐排列着,且身价高昂,套装售价通常都在四位数以上。另外,作为年轻时尚的标志,动漫热潮也涌入了本届书展:经典香港漫画《风云》、原创力作《狂少年张飞》等都搭起了属于自己的展台,大量制作精美的周边产品更让人看花了眼。爱书的市民完全可以各取所需,经典和时尚图书的并列,充分体现了文化多元性的海派魅力。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熙涵 吴筠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