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8月15日消息: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图书盛会———“2005上海书展”昨晚落下帷幕。尽管前有台风“麦莎”的骚扰,后有35℃以上连续高温天的侵袭,但上海人的读书热情丝毫没受影响。据组委会统计,在过去9天里,书展一共迎来30万人次的观众,比去年猛增了10万人次;2500万元的惊人零售收入几乎是去年的两倍。文学作品中原本并不被看好的恐怖悬疑小说脱颖而出,成为本届书展的一大亮点。
调查数据还显示,今年大中学生一跃成了书展购书的主力,24岁以下的观众占到了总参观人数的48%,比去年大增15%。业内人士分析,大中学生居多数,说明读书在青年一代中正蔚然成风。
今年书展的主题“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也再次焕发出十足的魅力。
据统计,在书展15个特色场馆中,文学艺术主题馆受读者欢迎的程度最高,达43%。而余华的《兄弟》(上部)、王蒙的《不成样子的怀念》、叶辛新作《缠溪之恋》则都是每天销售排行榜上的翘楚,人气势不可挡。其中,《兄弟》凭借“十年磨一剑”的宣传口号,再加上余华三次签售造势,成为本届书展的最大赢家,销售册数高达4400余册。
值得关注的是,文学作品中原本并不被看好的恐怖悬疑小说,这次却脱颖而出,并在书展最后三天火爆依旧,不但有《非人》和《达·芬奇密码》牢牢锁定销量排行榜前10位,还与《天使与魔鬼》一起在最后一天的排行榜10强中占去了三席。
据悉,仅《非人》和《达·芬奇密码》这两部恐怖悬疑小说,销量分别达到1906册和1662册,进入排行总榜前10名已成定局。此外,号称网上点击逾千万次的《碎脸》、《达·芬奇密码》的“姐妹篇”《达·芬奇解码》以及《天使与魔鬼》,也都受到读书爱好者的热烈追捧,销售异常火爆。
恐怖悬疑类小说的突然得宠,预示着上海人阅读的新动向。华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将这个现象定位为一种“偶然巧合”。
在陈教授看来,因为工作生活压力,使人自然产生一种“追求惊险刺激的欲望”,而出版社集中主打恐怖悬疑小说,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陈教授坦言,他年轻时就非常喜欢《福尔摩斯探案系列》,这类小说的推理和创意,总是深深吸引着他。
《达·芬奇密码》责编王蕾则表示,在恐怖悬疑小说日益泛滥的今天,光靠几个魔鬼或几个血腥场面,已满足不了人们追求感官刺激的要求。“有魅力的悬疑小说必定是个综合体,”她说,“它应该以悬疑恐怖为线索,同时兼顾艺术、宗教等其他门类。”
正如《达·芬奇解码》兼顾了宗教、《非人》兼顾了音乐,今年书展的这批恐怖悬疑小说可谓赚尽了风头。
上海书展第一次读者作者那么近
文学艺术类图书的畅销,当然与穿梭往来于本届书展的作家们密切相关。在短短9天之中,余华、余秋雨、龙应台、王安忆、叶辛、任溶溶等文坛名家,先后光临书展签售演讲,掀起了一阵阵购买文艺图书的小高潮。
与往年演讲一般设在会议室,只有少数读者能与名家近距离沟通不同,今年书展布展时在中央大厅特别辟出一块“中心活动区”,上设主席台,下设座位若干,作为名家与读者交流的专用场所。9天以来,余华到这里发表过“文学和人生”的演讲,章含之畅谈过自己的外交生涯,秦文君则探讨过青春的困惑……只需一张书展入场券,任何参观者都可以一睹心中偶像的风采,“中心活动区”大受欢迎。书展组委会秘书长顾行伟告诉记者,“中心活动区”其实是写书者、卖书者和买书者之间的沟通平台,它不设置围墙,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顾行伟透露,明年书展登台演讲的将不再仅限于名家,任何一本书的作者,只要他愿意,都可以上台一展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