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正文 |
|
为何儿童比成年人更易被卡通动画片吸引 |
|
11月8日 |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比成人更容易被卡通动画吸引。这种行为上的差异是否有特定的神经基础呢?比如,儿童在观看卡通时大脑的神经活动模式是否与成年人有所不同?最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即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理解他人的意图),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Han
et al., 2005, Neuroimage, 24,
928-935)。当儿童观看动画片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非人物角色(如变型金刚)时,他们的大脑内侧前额叶是否会与观看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被激活呢? 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韩世辉教授担任第一作者撰写的《儿童观看卡通片激活内侧前额皮层》一文解答了这个问题。该文发表在《科学通报》2007年第19期上。他们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量10岁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段时候的大脑激活情况,其中电影和卡通分别代表真实和虚拟生活场景。结果发现,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候都会被激活。这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虚拟现实中的非人物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 该研究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关于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他人心理活动的能力)发展的一些有趣的问题。以前的实验主要集中在探讨儿童何时开始具有理解他人心理活动(如他人的意图、希望等)的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儿童的这种心理归因能力何时能自动区分真实和虚拟的角色。该研究结果提示,尽管儿童在4~6岁间就具有心理归因的能力,但是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世界中非人物角色。 这一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脑成像技术来探索儿童心理归因的能力,其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心理归因能力随年龄发展变化的神经基础,特别是帮助我们理解儿童与成年人在自动地区分真实与虚拟角色的认知与神经机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评估儿童教育的方法(如使用卡通片等)有一定意义。 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0630025)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资助,是一个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对国内开展儿童脑功能研究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研究考察了10岁儿童内侧额叶对观看动画和普通电影的反应,报告了一个有意义的实验结果:儿童在观看卡通片时的脑活动与成年人有所不同。研究使用了脑成像技术来探索儿童心理归因的能力,实验结果提出了关于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些有趣的问题。这项研究对推动国内开展儿童脑功能研究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理解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及其神经基础有一定意义。论文写作水平较高,受到多个基金资助,是一个国际合作研究成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