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and Civilization-----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在七八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上,哪里有伟大的文明,哪里便有伟大的城市。
没有伟大城市的伟大文明是不存立的。因为城市是文明的精华,就像蛋黄是鸡蛋的精华。
你能想象米索布达米娅文明没有巴比伦城吗?你能想象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没有雅典和古罗马城吗?你能想象汉、唐盛世没有长安吗?今天,如果拿掉了伦敦、巴黎、莫斯科和纽约,那还是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吗?当然还有东京同日本的关系。
不错,广大乡村是城市的基础。一座繁华的城市至少要得到10万个乡村的支撑、养活。
人为什么要发展城市?
因为乡村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人类欲望。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
这句至理名言说出了人类文明之旅不断向前推进的基本动力。欲望是火车头;欲望是一台永不熄火的发动机。
乡村只能满足人的饱、暖、安阶段。这不够,人欲不罢休。城市崛起了。只有城市才能进一步满足美、丽、乐这一较高层次。直到今天,情况仍然是这样。几千年也没有变。当代世界人口进一步城市化趋势正是人欲追求美、丽、乐的反映。人心还是,人欲不是,其实是人脑不足。
人欲的一切涌动是由人脑相关部位管辖和支配的。比如东京的城市布局便给了我深刻印象。在一条街上居然集中了140多家大大小小的书店,真是蔚为壮观,相当罕见!有些书店很专业,比如专卖历史书,也有卖美术画册和文学书籍的。-------所有这些书屋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求知欲而兴建的。
一个乡村能容纳、养活140多家书屋吗?这只有像东京这样的巨型城市才有这种能力,才有这种需要。此外,在东京其他大大小小的街道,相隔一两百米的距离,又会有另一家书屋。
当然,还有图书馆、画廊和博物馆,以及服饰店、咖啡座的星罗棋布。
在我看来,城市布局是人脑主管不同欲望解剖部位的投影。整个城市是人脑的缩影。
一言蔽之,用脑科学去看城市,城市又是人脑的放大。人脑是什么样,城市便是什么样。
东京、巴黎和纽约的脱衣舞是人脑中主管性欲那个部位的需要,给如大学、科学院的设置是主管人脑求知欲那个解剖部位的迫切需要。
城市学归根结底是一门脑学;城市学是一门应用脑科学。城市规划行政长官和这方面的设计专家要对脑科学有所了解。
所谓“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以人脑为本”。
城市现象是人脑现象。
所谓历届世博会,都是人脑各种欲望涌动的依次大展览;而且不是某个民族、国家的人脑,是全世界所有人的人类脑。在开口说出种种涌动的欲望。当然,今天的欲望涌动要有一个大前提:必须是绿色的,以不破坏地球生态环境为准则。
上海城市建筑风貌要乘世博会的东风更上一个新台阶。
过去,上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其实绝大部分是西方建筑风格。通过这次世博会,要让上海的建筑风格真正是多元的百花齐放的壮观。比如引进阿拉伯、印度建筑风格;让俄罗斯和西班牙建筑的份量也适当地多一些。
用建筑语言要掀起上海第三个建设高潮:
第一个高潮:1919—1929年;第二个高潮:1993—2003年;第三个高潮:2004—2014年。
要把建造年代刻在建筑物上。100年之后,年代的价值便会暴露出来。过去上海有这个好传统,今天要继承下来,不要丢!
没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市是浅薄的。
上海同欧洲一些主要城市(包括东京)还存在不少差距。
比如上海只有麻雀,没有乌鸦。上海是一个没有乌鸦的城市,所以浮躁。麻雀的跃跳和叫声都是小家子气。乌鸦则深沉,富有诗意。在唐诗里头,暮鸦、寒鸦、昏鸦是主角。——这和上海没有成片大树有关。
什么时候,我们能在上海看到“寒鸦点醉夕阳天”的风景呢?
上海的墓地也不够艺术。欠缺一种诗意,一个静字。
墓碑几何造型和色彩也不协调。更没有把死者生卒年代刻上。文化名人的墓地也少,成不了气候。
墓地建筑应是一座城市面貌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角落,上海同巴黎和莫斯科有很大差距。市政府重视这个由阴宅建筑艺术构成的角落。
建筑永远是由阳宅和阴宅共同组成的。因为阴阳、生死、男女和光暗。。。才是世界的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