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百年之际重返电影-记拍摄《鲁迅》点滴体会
2005年9月28日 10:41
 

  走近许广平 

  通过这部电影的拍摄,我对中国的现代史中,那些为追求光明,唤醒民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英们有了近一步的了解,他们才华横溢,充满理想,对建立一个新中国充满激情,他们为信仰而活着,他们破旧立新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许广平便是他们中的一位。为了掌握更多的感性认识,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首先翻阅有关的书籍,「回望鲁迅」(二十本丛书),其中,萧红的回忆文章尤为生动形象,她谈到鲁迅和许广平之间有趣夫妻关系,他们的生活习惯,甚至连他们家大厅,书房等的陈设都描写得细致入微,以及许广平的起居作习都叙述得格外详尽。这使我产生了许多触手可及,身临其境之感;还有许广平对鲁迅从各个角度的回忆,对我从她的视角理解鲁迅起到关键的作用;「许广平文集」让我对她成长的思想脉络有了了解,这使我的表演有根有据;「两地书」是他们爱情的真实记录,他们后期的频繁书信往来中,落款变的越来越亲昵。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称她为“小刺猬”,而她给鲁迅的昵称是“小白象”。充分的案头准备,让我在影片里如何体现对鲁迅爱慕之情找到了扎实的心理依据;「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使我暸解他们在上海生活的状态,这使我在鲁迅家的棚景内行走自如充满信心;参观鲁迅最后三年的故居大陆新村七十六号,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我逐渐在走进她。   

  我心中的许广平   

  以上的种种,使我对人物逐渐有了感觉:许广平是个知识女性,在中学就发表杂文,文章简洁,犀利。 她性格豪放,追求自由,而「两地书」、「许广平文集」又体现了她的才华和抱负。当她和鲁迅之间产生爱情后,他们便开始了“携手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这时的许广平把生活的重心放在鲁迅、海婴身上,承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负。 故她有被人称为“贤内助”美称。一个伟大的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许广平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奉献给了鲁迅和他的事业,她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  

  我演许广平  

  电影中人物的塑造是靠点点滴滴的堆积,以点成线来完成的。这是电影艺术的特殊形态。所以我对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都不轻易放过。我把这个人物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部分:明快的色彩。鲁迅从北京返回上海,我努力体现一家三口乐融融的温馨感,为父子两人打水洗澡,给丈夫擦背,给爱子冲洗,以此体现为妻为母的一片爱心。此时的她从里往外溢出的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欢喜,她脸上每一细微的线条都写着“甜蜜”两字。从现在的影幕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步履轻盈,燕子般行走,享受着人间美好的天伦之乐!

  第二部分:患难已共。1933年的上海,充满了白色恐怖,人们终日在提心吊胆中度日。冯雪峰,瞿秋白夫妇来家告知:丁玲,潘梓年被绑架的不幸消息。为营救他们,鲁迅去了“左联”会址和宋庆龄、杨杏佛、茅盾等知名人士商议办法。“我们在上海定居之后,最初安稳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后来被环境所迫,不得不过着隐晦的生活”(摘自许广平回忆录)。 鲁迅的生命随时处在不测中,许广平一方面对丁,潘生死未卜担心,同时更为丈夫担忧。

  纷至沓来的是“救国会”秘书长杨杏佛被暗杀,鲁迅不顾广平的劝告, 冒雨去参加追悼会, 更让她忧心重重。出门时鲁迅把家中的钥匙塞在她的手中,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这让广平明白为了正义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鲁迅走了,广平的心也随之而去, 此次离去,凶多吉少,广平的脑子一片空白。这时用木然的眼神来体现人物心境,我认为尤为贴切。

  鲁迅生命中的知己瞿秋白被枪决的噩耗传来,先生一夜白了头, 广平为秋白这样一位学识渊博人才的英年早逝深感惋惜;也为丈夫痛楚而难过, 因为秋白的死, 他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这里有这样一场戏:广平轻手轻脚来到他书房告知他,“寿裳来信了,国民党召开了高级会议讨论是否要杀瞿秋白,寿裳说中国这样的人才难得, 不能杀, 而戴季陶坚持要杀!” 我用了安慰、体贴的口吻说出了台词, 此时的他是这样脆弱,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打击,广平试图尽她所能点燃他生命的火焰, 用自己的真情温暖他的心!

  冯雪峰的到来又带来“左联”解散的信息,这是鲁迅倾注了心血的文艺联盟,眼睁睁看着它被解散,这让他恼火之极,无法接受! 广平和他朝夕相处自然明白此时他的心境,我处理成她用玩笑的语气问他“左联在你对很多人不满意,现在解散了你又是这样的失望…你到底是革命的呢? 还是反革命的呢?” 希望以此来缓解气氛。这场戏拍了两次,第一次我认为表演有些肤浅,把慰藉他作为了目的,一味追求让他高兴起来的效果,忽略了他对左联深厚的情感的另一方面。其实有时表演要的就是一种朦胧、模棱两可。用不温不恼的口气说出台词?这样不但气氛改变了,他的心境也自然会随之舒展,最终帮助他从阴影中慢慢走出来。第二次补拍我自认拿捏住了人物的基调。

  第三部分:相濡以沫。随着鲁迅的病越加严重,广平的心情也越加沉重、绝望。她是个刚毅的人,承受着沉重得家务以及各种忧患,却没有一个亲属朋友可以分担,她也不需要分担,她把一切辛苦默默地吞在肚里,没有怨恨、没有倾吐,积蓄多了才化作泪水溢了出来。有一场戏是劝他去苏联接受全面治疗,而他断然拒绝,这使广平格外生气,当他甩手出门,留下我孤独无助一人坐在床边流泪哭泣,小海婴悄然而至,于是乎把一股脑的气渲泄在他身上,可怜的孩子知趣的离去又让我平添一份新的苦涩。这场戏的表演需要感情无演饰的爆发,体现出她所承受的重负已到了极至。后期的鲁迅和广平之间是有隔阂的,因为鲁迅一面渴望理解,一面又满足于孤独。感激、反抗、无奈、就这样一直纠缠下去。影片中以上这场戏便浓缩了这一点,最后他跑到阳台地下躺下,是海婴一声不响并排躺在他身旁才把他逗乐了,而此时的我(广平)和往常一样又埋头忙碌于家务中,她只有拼命般踩着缝纫机劳作才能止熄心中委屈的情绪。

  蜡叶那场戏是前一场戏的延续,我看剧本时就流下了眼泪,把这场戏演好的确需要点功力,感情戏的流露要的是循序渐进,表演过程在此变得特别重要。最后当先生说到:“…要不是你我早就死了!” 这番既感情又伤感的话时,使广平一天的不悦顿时不异而飞,鲁迅曾经写过一首诗,题在《介子园画谱》的扉页上,赠于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难,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想到这十年的路尽管坎坷,但因为有他伴随,我们走过来了,而现在他将不久人世,留下年仅6岁的小海婴,酸甜苦辣一并涌上心头,我抑制不住的哭了,而自己又无力回天,这怎幺不叫她而悲上心来!

  第四部分:沉沦或升华。临终的前一夜,这里表演追求的已是种状态,疲惫不堪的广平守候在丈夫身边,当广平为他擦汗津津的手臂时,弥留中的鲁迅突然紧握住我的手不放,为了不让他知道病情的恶化,我把手抽了出来,以示安慰,表示一些正常。为此在许广平的回忆录中写到了自己后悔以及这种遗憾将伴随她一辈子…最后一夜,难忘的一夜,他们四目相视、会心微笑。这里的表演要求含蓄内敛。重返大影幕我所诉求的表演是平淡而自然所产生的韵味和境界。

  鲁迅终于撒手人寰。在送葬的人群中,导演用人物定格的特殊风格体现了时间的休止,气氛的凝重,强调鲁迅的死在各个阶层引起的影响。许广平也在走着,但对她而言这条路既漫长又未知,此时在广平心中充满了寂静,正如寂静在此是一种震撼人心的语言,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到,是因为它已完全占据了我们的心灵。我感到此时的我和她已经合二为一,不可分割…不知何时张爱玲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个人即使等得及,时间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破坏要求。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 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惘惘的威胁”(摘自张爱玲为小说“赤地之恋”所写的自序)。   

  我是在体验许广平的喜怒哀乐人生过程中完成了对她的诠释,尽管我演的许广平不是克隆版,但通过再现毕竟能让观众看到她一生中的一段的轨迹,为此我感到特别欣慰。 


     
 
【关闭窗口】
 
 
上影集团/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05 Eastday.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