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东京审判》中的历史现场感与历史意识
2006年9月26日 11:34
 
  对于电影《东京审判》的观众而言,观看这样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不免都怀着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愿望。导演高群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这部电影的追求就是为了“还原历史”。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审判,发生在1946-1948年的东京大审判无疑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是中华民族半个世纪抗击日本侵略的总结陈词。这样一个可能生发出深远意义的历史题材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淹没了多年,当它终于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怎样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还原”了历史,就不约而同地成为这部电影的创作者和观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对之进行评价的一种重要参照。
  
  从这部电影上映后引起的反响和受到的关注程度来看,电影在还原历史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认可。影片的主要情节几乎是全景式地再现了法庭审判过程,导演显然对此做了认真的资料准备,法庭上的一招一式都保持了逼真的现场感,不时地还爆出精彩抑或令人惊心的片断。其中,战犯们面对自己罪行的强词夺理、理直气壮与不以为然,以及中国法官、检察官们在审判过程中据理力争的坚持和努力,无疑是影片所着力表现的重点,确实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这样的历史,当然使我们不敢懈怠也没有理由漠视。电影《东京审判》对历史的“还原”背后存在着明确的叙述意图:在当下日本保守右翼势力日益猖獗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这段正在被遗忘的历史的描述,顺应和满足国人自发性的民族意愿和民族情绪,在此基础上进行民族励志,吁求正义与和平。影片以审判战犯为中心,证实审判结果的合理性和历史真相的不容否认性,从而构成对当下日本右翼分子的批驳——他们的言论与六十年前日本战犯及律师团的言词一脉相承。然而与此同时,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历史是如何被人们遗忘的?影片对于历史的描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提升或深化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还是在既有观念的导引下对历史画面进行的更为努力的复制?这里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历史意识的建构性是如何实现的?历史描述中的“还原”与建构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还原历史”的追求,的确使电影《东京审判》对历史的描述区别于既往“主旋律”电影的观念灌输模式,且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路,同时开放出一些具有批判性的问题。比如从影片所揭示的历史内涵来看:一方面,人类昭示正义、确立和平理念的愿望必须借助于法律等具体手段来实现;但另一方面,作为手段的法律在其实际运演中往往又会令这一愿望遭遇难以克服的困境,真正的“审判”因而变得如此艰难。再比如从影片欲图还原历史的立足点来看:对民族意愿的自觉承载表露着影片显而易见的民族主义主题;但同时,对庭审现场的“还原”又必然地要求着对民族主义的跨越,在两者的矛盾中,永恒的“正义”飘忽不定,难以确立。在对历史事象的“还原”中,只有以更具建构性的反思意图去透析一些深层矛盾,直面批判性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因而也才能在更深刻的程度上“还原”出历史本身的复杂性。
  
  《东京审判》强调对历史现场感的“还原”,这使得电影中的审判过程更像是在上演一场斗智斗勇的法庭传奇。对于这样一段复杂而沉重的历史,电影《东京审判》对历史现场感“还原”是值得肯定的,如果电影能够更多地揭示支撑这种历史现场感的历史意识,无疑会帮助观众更深地认识这段历史。
  
  指出上述问题,并不是对电影《东京审判》的苛求,而更多地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期待。在笔者看来,电影《东京审判》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所承载和激发的民族情绪,也不仅在于创作者翻检历史文档的苦心和身负重债拍片的义举,而且更在于:一段被遗忘而又裹挟着诸多问题的历史,因了作者的“还原”努力而得以在我们眼前重新铺展开来。倘若能够激发不同的观众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立场进行关注和思考,才是电影《东京审判》最大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来源:文汇报  作者:贾艳艳    
  • 《东京审判》打破市场怪圈
  •   2006年9月20日 10:27
  • 不受《夜宴》冲击只嫌拷贝少 《东京审判》沈阳受欢迎
  •   2006年9月20日 10:25
  • 《东京审判》欲再掀票房高潮 近日将在日本上映
  •   2006年9月20日 10:24
  • “曾教授”开讲《东京审判》
  •   2006年9月19日 10:21
    【关闭窗口】
     
     
    上影集团/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05 Eastday.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