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各有各的拍法,评论各有各的角度。我以为,像上影集团的暑期大片《第601个电话》这样的电影,是不适宜用常规的审美标准来进行评判的,因为它走的是商业路线,它本来就是以贴近市场、贴近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为主旨的。因此看到有些评论用“张力”、“内涵深度”等等传统美学的语言来评论作品,我是不以为然的。就像一家企业,它明明生产的是“湖笔”,你如果非要用“端砚”的标准来裁量它,难免就会文不对题。所以对它的评论也应当主要从市场和观众的角度切入。 这种角度首先体现在它的选题上。众所周知,前一阵子媒体曾报导京城一些明星因为电话号码被曝光而引起的风波,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吸引了不少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眼球。该片就以这样一件真实的、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入手来展开故事,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用心良苦,既表现了编导对市场的敏感,也体现了对观众观赏心理的某种尊重。 这种角度还体现在演员的选择和阵容上。主要演员选用因“超女”走红的周笔畅(blog)和日渐成熟的青春玉女张柏芝,保证了影片市场号召力的“底线”;而编剧邹静之与导演张国立的强强联合,各路明星的前后客串,加上小人物情感的充分渲染,悲喜剧手法的交叉使用,既构成了影片可看性的重要元素,又聚焦形成影片的卖点。实在地说,由于数十年主客观“合力”的作用,像我这个年龄层的人对电影的观赏相对来说比较苛刻,但一口气看完《第601个电话》,感到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我想,对这种内容“时尚”的作品,青年观众的认同率显然会比我们更高一些的。 当然,我并不认为影片已经达到完美的程度,正像有的论者所述,影片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却没有把各种能量释放充分,有点“半吊子”。但编导这种贴近市场、贴近观众,并且一以贯之的尝试和追求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毕竟,我们走出“文以载道”思维窠臼的时间还不长,成功的商业片还太少。在中国电影创作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宽容的心态。
(李建强,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