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访谈 >> 正文
 
吴天戈 毛小睿
时间:3月5日15:00-16:00
主题:三导演带给你《第三种温暖》
2007年3月2日 14:02
 

image
吴天戈

  [现场图集]   [聊天视频]

  导演吴天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现在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他执导的电视电影《像春天一样》在1996年获得第6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奖,《第三条线》于1998年获得第一届CCTV6电影频道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其电影作品《女人的天空》和《暖冬》更是为广大观众所熟悉。

image
毛小睿

  同为上影厂导演的毛小睿,擅长各类影像制作和文学剧本创作。他的主要电影作品有《真假英雄兄弟情》、《花儿怒放》和《无法尖叫》等。获奖情况:《花儿怒放》获中国电影童牛奖第十一届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公益广告“架车不打手机”获中国第八届广告评比银奖、上海99年广告评比银奖、公益广告“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获上海99年广告评比银奖、2004年上海文广新人称号、2004年上海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这三位青年导演希望通过联合执导这部《第三种温暖》,能寻找到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并恢复老上海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者电影模式,重新创作一批反映现代上海小人物生活状态的系列电影,从小人物的视角,来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在《第三种温暖》中,3位导演希望能探索一条“泛电影创作联盟”的新思路,摸索一种新的推广方式,将博客的概念引入电影,让导演与观众之间能真正地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互动,破除电影创作的神秘感与精英感,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拍成电影。

  [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还有海上电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东方网嘉宾聊天室,我是今天的嘉宾主持晓露。今天很高兴碰到两个导演,是上一集团的导演,这是吴天戈先生这是毛小睿先生,先给大家打一个招呼吧。

  吴天戈: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吴天戈。

  毛小睿: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毛小睿。

  主持人:刚才有什么感觉,挺有戏剧,原来都是导演安排,今天是我们东方网的工作人员给你们试镜有什么感觉呢?

  毛小睿:我上一次来的是文字直播的,这一期是为各种影像人员找到了出口。

  吴天戈:我觉得挺紧张的,我们其实不太习惯机子对着自己。

  主持人:听说吴导的回答风格跟歌坛的艺人作风有一点像,他叫王菲。

  吴天戈:我上次来的是文字的聊天,是简短的回答,不能跟更多的人交流一下。

  主持人:今天你的感觉挺高兴的,因为电影就要播放了。

  毛小睿:是的。

  主持人:这部戏拍出来会略显粗糙吗?你们看了吗?

  吴天戈:肯定会的。

  毛小睿:肯定会的。

  主持人:三位是不是到最后影片剪好了才知道自己的风格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在最后的时候呢?

  毛小睿:剪的时候已经看了,在剧本过程中已经沟通过了。

  主持人:你们喜欢这个剧本吗?

  毛小睿:我觉得不错。

  吴天戈:我也喜欢,因为我觉得李欣的,我们三个在一起拍的开始也好在拍完以后大家都很好的。

  毛小睿:就是大家在一起玩一个好玩的事情,心态比较的放松,在不同的方面学习不同的知识。

  主持人:你们三个觉得自己的作品跟对方觉得的怎么样呢?

  毛小睿:我觉得这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个人拍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三个故事是统一在一个大的情境下反映现在的社会,都市的生活。

  主持人:当时打了一个旗帜就是新鲜,的确三十年代的上海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你们觉得从现在开始,在新的一年走的第一步,觉得接下来走的会越来越好吗?

  毛小睿:其实我们要告诉大家,希望观众的热情能够了解,对现实的描写成为创作者的一种方式。

  主持人:既然有这么一面旗帜,观众就对你们的期望值也挺高的。我们已经收到了近百个问题,希望各位网友积极的提问题。两位其实跟我说,有一个惊悚片的发布会,近两年拍惊悚片的片子挺多的,大腕也挺多的,你觉得还要继续拍吗?

  毛小睿:我觉得惊悚片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片子,而且现在国内对这种片子探索不够,我本身也喜欢这种片子。

  主持人:觉得成功了吗?

  毛小睿:我觉得我得到了希望得到的东西。

  主持人:天哥我看了一下,你好像前一段电视剧挺多的?

  吴天戈:也不算多,这次之前拍的电影是三十年代的,当中也有拍《十六毫米》后来传成高清的数字电影了。

  主持人:我之前看了《暗算》导电视剧和跟导电影会不会觉得有大材小用的感觉?

  吴天戈:不会的,我自己有感受拍电影和拍电视剧,我觉得它们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主持人:就个人的喜好而言呢?

  毛小睿:肯定是电影了

  吴天戈:现在在电视剧中找到了乐观,我觉得如果能够找到好的剧本就挺喜欢的。

  主持人:有很多人告诉我说,拍电影的跟拍电视剧的不一样?

  毛小睿:其实我是这种感觉,拍电影用一个镜头渲染一个故事,电影有灯光和服装各种因素变成一种气氛影像来营造股市。电视剧不是渲染出来,是靠镜头组接起来,是在说故事。

  吴天戈:电影是来烘托一件实事,电视剧抒发情绪的比较多。电影也有但是跟电视剧抒发多少不一样。

  主持人:好谢谢解开我长期以来心中的疑问。我觉得这两天特别的冷,3月8日会上演《第三种温暖》了,我想问一下两位隔了多久拍电影,花了这次时间来合作,对这个票房,说真的有没有一点压力?

  毛小睿:其实压力不在我们这儿,我们是有心期望会好一点。

  主持人:你期望票房是多少?

  毛小睿:不知道,在90万吧。我觉得只要让投资方回本就可以了。

  毛小睿:我觉得所有在一起的成本让投资方不亏本是很难的。

  主持人:我听一下要求挺低的?

  吴天戈:我觉得你一在强调说老实话,说心里话。我觉得不管在市场的反响也好,我们没有必要说大话,期望值很高,我觉得期望很高就特别的不现实,我觉得特别的大话也不太好。

  主持人:如果是高质量的话也会有给大家一个惊喜,像《疯狂的石头》就是这样的?

  毛小睿:我觉得是各种因素促成了这种奇迹,我觉得把票房达到这个水平是一个奇迹。

  毛小睿:我觉得没有期望,特别是电影,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就把它做的更好,如果有票房奇迹也是一种惊喜。

  主持人:这部戏有很多的网友参与进来,上面写了可以网友写主题歌呀提意见呀,是不是这样的?

  吴天戈:没有具体的改成什么样,但是提了意见。

  主持人:确实是根据剧情的修改。

  主持人:你觉得会不会给你们一种灵感呀?

  吴天戈:谈不上灵感,我觉得有一种刺激作用。有一种监督或是督促,他觉得你这种说法不对,就为你纠正一下。

  主持人:你觉得热情高吗?

  吴天戈:热情高的,特别在网上我觉得特别的热情。在网上发现喜欢电影和电视剧的非常多,从提的意见来看都是很好的,不管是提批评或是赞誉什么的,可以在里面中看到是在真正关注电影电视剧,我觉得挺好的。

  主持人:我觉得从胡戈这个事情来看,大家觉得自己都可以参与到上面去。我们等一下会回答网友的问题。请两位给这个片子打一个分?

  毛小睿:从我们的角度肯定是做的最好的时候,拿出来给大家看的。

  主持人:我觉得总是有遗憾的。

  吴天戈:我觉得打分太具体了,及格或是优秀的。

  主持人:可以精确的小数点。

  毛小睿:我觉得是良吧。我不知道,我没有打过分的。

  主持人:天哥打的是七十到八十吧?

  吴天戈:不是的。我觉得因为有评论家的存在有观众的存在,我觉得创作者先要给自己打分。

  主持人:有时候挺难受,就像自己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一定会去看你们的影片的。我之前看了一部很值的《三峡好人》。

  毛小睿:我看过。

  吴天戈:我看过。

  主持人:厅很多,但是进去的人很少。

  吴天戈:我想我们愿意关注这些事情,觉得电影有若干的类型,有各种各样的电影。

  主持人:为什么我想问,我们三四年代拍的电影体裁都那么好呢?但是我知道好莱坞也的确影响了很多中国的大导演,大家都放弃了这个体裁。但是为什么对这部分关注的那么很少呢?

  毛小睿:我觉得是转型的社会,观众对文化的选择对事物关注的选择太多了。所以他有他的权利去选择他需要的艺术的类型和文化的类型。从另外的高度,从创作的角度或是从创作者本身来讲,你去批评现实,允许你做到什么样的批评意义,这是值得考虑的。

  主持人:就像你说的随着社会剧烈的发展,有很多的事情,就像身边有很多惨烈的故事。有那么多故事为什么出不了作品呢?

  毛小睿:我觉得拍这样的电影对各个人的要求都很高,创作者、观众、发行环节包括审查,对所有的要求都很高。

  吴天戈:我觉得是文化导向的问题。媒体或是播出的平台,还有理论,喜欢什么东西,媒体的导向。你看媒体上对那么多比赛,对选秀那么热衷就是一种导向。所以说我们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来呼吁呐喊一下影迷。这是我们三个人做这个故事的初衷。

  主持人:视频聊天已经结束了,谢谢两位嘉宾的热情参与。

  毛小睿:有可能吧

  吴天戈:不知道以后的情势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问,你对万丰在电影中怎么样?

  吴天戈:我觉得挺好的,我觉得他的反应特别的快,我觉得做的事情跟思维的敏捷度有关系。

  主持人:我觉得能够给片子加分吗?

  吴天戈:能。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问拍一部电影苦吗?

  毛小睿:还可以,就是时间稍微紧了一点。
  
  主持人:我们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请各位网友稍微休息一下,接下来是我们的文字聊天。

  悠哈:三位对你们的新作寄予什么希望?

  毛小睿:希望大家都去关注我们的影片。

  吴天戈:我觉得差不多吧。

  元宵:三位今天来网络聊天,说明很重视网络,你们有自己的博客吗?

  吴天戈:我没有博客的。

  毛小睿:我也没有博客。

  小台:仿佛吴导近期的作品中都有一个“暖”字。《暖冬》《第三种温暖》。是吴导对这个字特别有感触么?谈谈吧。

  吴天戈:这是巧合。

  八字:三位对这部影片有什么期待?能给谁带来温暖?

  吴天戈:我想告诉大家,我拍的那部影片,怎么说呢?他从事的工作不是主流的,是边缘的群体弱势人群,我觉得我把他的生活拍出来给大家看,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他的困惑,让大家看一下。我觉得中国电影对这一类的关注非常的少。
  
  主持人:你有跟这些低层、社会边缘的朋友吗?

  吴天戈: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吴天戈:我们不要带有色眼镜就看他们,觉得他们对社会有伤害,我觉得反而是社会对他们的伤害大。所以我拍这个片子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关注,给这些人带来一些温暖。不应该对一个边缘的人群去批判他。

  主持人:你有可能是为这些人拍的电影,有可能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到过电影院?

  吴天戈:对。

  毛小睿:我喜欢我会有更多好的电影带给观众。

  八字:三位对这部影片有什么期待?能给谁带来温暖?

  毛小睿:我希望我会有更多好的电影带给观众。

  香飘飘:我决定支持你们,去永华看看,不好意思,因为永华没去过!嬉嬉

  吴天戈:谢谢了。

  剑客:三位导演肯定会有想法上的冲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

  吴天戈:我觉得我们在剧本阶段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互相了解对方的故事,“不能这样,你走的太远”了,我们当时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

  毛小睿:我们是一个剧本,故事不能离的太远了。

  主持人:其实原来你们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但是在这次冲突出现了,因为你们三个各有各的想法,最后还是达成了妥协。

  吴天戈:我们商量之后确定了就达成了共识。

  水刷石:希望吴导多拍些轻松些影片.我们需要放松!我们的生活太艰辛!

  吴天戈:生活不艰辛就不叫生活。我自己本身也喜欢喜剧就这样回答他的问题。

  吴天戈:会拍一些轻松些的影片。

  散射:三位拍电影最看重哪方面?演员或者剧本还是其他.......

  毛小睿:剧本。后面的效果好不好是基础,如果剧本写的不好后面再好也会功亏一篑。

  吴天戈:剧本。

  现抄:什么是新现实主义?

  吴天戈:这个可能是来自于文学的概念,然后广泛的用到绘画、美术呀,电影什么的。其实是描写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故事。真实主义这个词是来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呈现了一批描写当时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新主流的运动。关注底层的生活,中国在三四年代初就出现过很多,尤其是中下层的生活是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新现实主义可以运用很多的电影,只是用这个形来来说其它的,现在我们告诉大家,让大家知道要关心中下层的。

  画山:我本人喜欢吴导的《我的爱情日记》,注意到片子里用到了《think of me》这首歌。吴导是不是喜欢音乐剧呢,对音乐剧有何自己的观点,对中国的音乐剧怎么看?

  吴天戈:我喜欢。

  吴天戈:这个就不知道了。

  观众甲:怎么评介现在的大制作影片,如《无极》《黄金甲》等!

  毛小睿:我觉得中国有更多的种类,有大制作有作者的电影,应该是很丰富的。我觉得现在这种现状是不正常的。

  无悔无语:电影《城南旧事》的导演是您的父亲吴贻弓拍的,您怎么评介这部电影,你现在拍的电影,您的父亲又作何评价呢?

  吴天戈:我觉得,《城南旧事》就是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电影现象的一种传承,有传统的电影色彩,中国电影有很多充分了传统的文学色彩的。我蛮喜欢的,但是受众面很少的。

  主持人:但是当时受众是很大的?

  吴天戈:可能跟当时的情况有关系吧。

  主持人:那么你受父亲的影响大吗?

  吴天戈:有的,很大的。我受了这个影响,但是我不会去强调,我的理念跟他们的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你父亲看过你的电影吗?

  吴天戈:很少看,有可能他觉得是一家人不好说,所以就不说了。

  主持人:真的吗?

  吴天戈:几乎工作方面的事情,都很客气的。

  主持人:今天吴天戈先生非常出乎我的意料。

  豆豆:毛导,小帅哥,我好喜欢你哦

  毛小睿:谢谢。

  实话实说:为什么一部戏要三个导演?是让过过拍戏的隐吗?

  吴天戈:这个就是你看这个电影的情况。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们集团的领导给我们这么一次机会,让我们三位能够在一起合作这部戏。

  毛小睿:短片是一个很好的片种,30分钟讲述一个故事,能够在30分钟把一个简单的事说清楚,也非常有意思,我们之前都没有拍过,其实这也是我们当初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就是想试试自己。

  主持人:今天特别高兴来到海上电影,来到东方网嘉宾聊天室,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


     
【关闭窗口】
 
 
上影集团/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05 Eastday.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