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太行山上》 总导演:韦廉、沈东、陈健 主演:王伍福
卢奇 李幼斌 梁家辉(港) 刘德凯(台)
工藤俊作(日) 类型:抗战影片 美术指导:霍庭宵 制作周期:14个月 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上映日期:2005年8月15日
剧情简介:
记者昨日获悉,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献礼巨片《太行山上》日前已经杀青,将于今年8月15日起作为中央唯一指定的抗战题材影片登陆全国银幕。这部八一电影制片厂4000万的大制作不仅从细节到场面全方位地砸下重金打造道具和特技效果、首次在战争片中起用武术指导,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使革命题材的影片更有吸引力”,还邀请众多国内外明星加盟客串。
《太行山上》主要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演员阵容除了汇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熟悉的脸孔———扮演朱德的王伍福、扮演邓小平的卢奇等特型演员,片方还斥巨资邀请多位日本、法国演员加盟。
此外还有中国香港演员梁家辉和中国台湾演员刘德凯倾力加盟首次客串我军将士,《太行山上》制片主任赵学华表示,革命历史大片首次星光熠熠也是考虑到市场的要求。
八一厂宣发科栗科长昨天向记者表示,除了因为季节因素等待拍摄的一小部分镜头,这部重头戏已经基本杀青进入剪辑,刚刚看过样片的领导都觉得相当振奋,与以往战争片有很大不同。
该片总导演、曾因《大决战》等片获金鸡奖的导演韦廉表示,到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止是硝烟弥漫,更多的应该是爆破性镜头中的细节,无论是震撼的画面,还是唯美的画面,都会给观众一个惊喜。同时,《太行山上》开创了战争片起用武术指导的先例,利用市场上一切有利于增加视听冲击力的手段和大量运动镜头来表现战争的细节和爆破场面。该片的美术指导、担纲《英雄》和《十面埋伏》美术大师霍庭宵也用苛刻的眼光为影片“着色”。
王伍福50次“朱德”头一次主角
又见“朱德”,这已经是“全国第一朱德特型”王伍福24年里第50次扮演朱德了,却是当了这么多年配角以来第一次出演主角。王伍福感动地说:“等了20多年,终于有一部可以反映朱老总一生业绩的精品力作了!我会尽最大努力给朱老总一个交代,给观众一个交代。”问及这个“朱德”与以往的“朱德”有什么不同时,王伍福挑眉笑道:“我的脸上除了它(眉毛)是假的,其它的都是真的。”他表示,以前出演的朱德以形象为标准,这次却不再强调外形而追求神似,“这个朱德首先是一个常人,他有喜怒哀乐。”
梁家辉等演军人等了9年
总是以充满文艺气息的儒雅男士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的梁家辉,这次却以一个完全颠覆以往的独臂硬汉的形象屹立在太行山上。这次客串军人角色其实是梁家辉“强烈要求来的”,他认真地解释说,军人是自己很喜欢也是一直想尝试的角色,“我9年前访问八一厂时就提出想和八一厂合作一个军人角色,却一直因为档期问题没有机会。”同时他也希望能抓紧机会接一些好角色,“像这样的戏需要很多动作场面,年纪越大拍起来越困难。”
影片看点:
特殊意义:除为今年的重大纪念之外,本片也是众多革命历史电影中首部以朱德同志为主角的作品,因此在中国电影故事片人物长廊中具有补白的作用。
动感视觉:本片大量运用运动镜头表现场面的动荡,数码科技呈现出千军万马、泥石流等宏大场面,更有肩扛摄影机增强战火纷飞的真实感。足具动感的战争影象为观众打造出一流的视觉享受。
全新角度:本片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刻画了林彪、阎锡山、郝梦麟、阿部规秀、板垣征四郎等众多历史人物鲜明的形象,客观地描写了喜烽口、平型关等众多著名战役。
明星:除特型演员外,本片还请到了梁家辉、刘德凯等著名港台演员的加盟。因此可宣传为:三地明星齐聚太行,碧血丹心共唤和平。在影片中,梁家辉首次以八路军指挥员形象出现。他扮演的独臂团长极富造型感。战败之时,眼噙泪花,悲壮之情足以感动所有观众。由刘德凯扮演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郝梦麟是抗战之中,国民党牺牲最高的军官。他的表演将带给观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感动。影片中日军将领阿部规秀选用了日本一线实力派演员工藤俊作,他是日本电影观众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虽相貌端正、气宇轩昂,但掩盖不了凶狠、狡诈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
影片简评: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此,八一电影制片厂投入五千万元打造了气势恢弘的重大革命历史巨作《太行山上》。本片也是今年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规划的三部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唯一一部电影。
太行山战略意义:
对敌人来说,占领太行山就是占领华北,进而侵占全中国。故“占领太行山,就是斩断了中国的脊梁”。
对我方来说,太行山的游击战是全国抗战的主要支柱之一,太行山根据地“是将来举行反攻收复失地的有利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