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War of the
Worlds 译名:世界大战 更多译名:宇宙战争强战世界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主演: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 达柯塔·芬妮Dakota
Fanning 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 米兰达·奥托Miranda
Otto 类型:科幻/剧情/惊悚/动作 片长:116分钟 级别:PG-13级(令人恐惧的,暴力场面,扰人画面)
继《少数派报道》之后,好莱坞的实权人物斯皮尔伯格和汤姆.克鲁斯音乐将要再次合作,再次将英国著名科幻作家H.G.威尔斯的《世界大战》(TheWarof
the Worlds)搬上银幕,斯皮尔伯格将要担任导演,而主演是汤姆.克鲁斯。
1898年,威尔斯的《世界大战》出版,内容描述火星人入侵地球,以及地球人奋起反击的故事,成为轰动一时的小说。1953年,派拉蒙公司推出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世界大战》,该片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上世纪90年代,派拉蒙又准备重拍这部电影,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准备,但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为避免刺激民众的恐慌情绪,计划被迫搁置。在斯皮尔伯格表示对接拍这部影片的兴趣之后,派拉蒙同意和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场共同制作这部影片,汤姆.克鲁斯担任制片人。
幕后制作:
投资2.5亿美元的科幻巨著《世界大战》一举打破了当年《泰坦尼克号》的纪录,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投资最大的电影。让外界深感蹊跷的是,这部注定成为今年全球电影市场扛鼎之作的影片一直在各大媒体上“犹抱琵琶半遮面”。日前,该片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主演汤姆·克鲁斯首次联合接受了媒体专访,关于《世界大战》的真相终于得以曝光。
雪藏三年严守秘密
斯皮尔伯格:自从联手《少数派报告》之后,我就在考虑和汤姆-克鲁斯下一部的合作计划。好莱坞向来喜欢捕风捉影,我不愿过早暴露拍摄消息,所以我和汤姆商量好了,对这部电影守口如瓶。
汤姆-克鲁斯:没错,这是我第一次接受采访介绍《世界大战》。敲定我们两人一起合作是三年前了,2002年秋天斯皮尔伯格忙完《我知道你是谁》(CatchMeIfYouCan)后,我们终于有机会坐下来闲聊,他问我:“我手上有三部电影计划,你看你对哪一部感兴趣?”
斯皮尔伯格:《世界大战》是三部电影拍摄计划中的一部,汤姆毫不犹豫选择了它。至于其他两部影片计划,我想现在还没到公布的时候,那要花很长时间才有眉目。
题材还是“新瓶旧酒”
斯皮尔伯格:把H·G·威尔斯的原著小说搬上银幕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早在1966年读大学的时候,我就看过原著小说,当时让我很震撼,可惜那时我只是学生。在1992年的拍卖会上,我买下了根据小说《世界大战》改编的广播朗诵录音带。再次温习原来的内容,我才考虑拍摄电影。虽然原著小说1953年就曾被搬上银幕,但半个多世纪的变化,电影制作水平今非昔比。现在仅仅凭只言片语的猜测就对电影下结论为时尚早,《世界大战》原著作者H·G·威尔斯离开人世那么多年以后,根据他的另一部小说改编而成的《独立日》不也大获成功了吗?
投资高达2.5亿美元
斯皮尔伯格:整个美国的电影投资都在飞速膨胀,这是无可奈何的。作为电影人来讲,总归希望精益求精,不愿一个镜头或者一个效果声音带有遗憾。为了拍摄《世界大战》,我们在新泽西州搭设了50英亩的外景基地,采用400个数码摄像机参与拍摄,电脑效果制作也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些都必须有强大的投资才能保证。
科幻电影中的平凡父亲
汤姆·克鲁斯:我在片中扮演一位父亲,这和生活中的我不谋而合,这是我拍摄过的最贵,也是最温馨的电影,在镜头前做父亲的感觉好极了。其实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角色,多数科幻电影有离奇的情节,加上眼花缭乱的特技,演员演戏的成分不多。但是《世界大战》中人物的内心描写比较多,我扮演的主角既是平凡的父亲,又要承担起拯救灾难的责任,我感觉很过瘾。
影片评述:
斯皮尔伯格又要出新片了。这位犹太裔大导演一向对于战争和科幻两大题材情有独钟。六月即将上映的《世界大战》则把战争和科幻合二为一。
不知是否族裔的伤痛使然,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常常传递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危机感。那是一种对于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不信任。《世界大战》也不例外。斯皮尔伯格曾坦承,二十世纪以来,美国一向是别国难民的收容所,美国人从未真正理解过做一个难民意味着什么。而《世界大战》让整个地球遭遇外来入侵,影片的重点并非奇形怪状的外星人,而是浓墨重彩地渲染整个地球颠沛流离的悲哀场面。战争,只是一个壳。斯皮尔伯格试图诠释的是全人类的境遇。在世界脆弱的力量平衡摇摇欲坠的今天,或许他的忧虑并非谵妄之言。不过这部据称耗资2.5亿美元的巨片却在影迷中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原因是:《世界大战》乃是依照1953年的经典之作翻拍而成。老电影的忠实影迷们不能容忍今天的好莱坞拿电脑特技和大把的银子来糟蹋早年的经典。科幻小说家H.G.威尔斯的同名原著小说是当年的畅销书。1938年万圣节,美国电台播放这部小说的广播剧,为了取得逼真效果,将故事发生的地点从英国伦敦改为美国新泽西州。广播听众误以为真,以为火星人真的入侵地球了,造成骚乱,轰动一时。1953年这部片子被改编为电影,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爱看科幻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对威尔斯陌生,《时间机器》、《隐身人》……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出自他的笔下。威尔斯是好莱坞制片们偏爱的作家,他另外一部被好莱坞改编的作品是《独立日》。虽然《独立日》在票房排行榜上高居第19位,但是威尔斯的铁杆书迷们对于这样的成功不但不兴奋,反而十分愤怒。原因很简单:在经过好莱坞加工的电影中,战争场面被大肆渲染,而原作中对于现实诸多发人深思的隐喻却荡然无存。人们担心斯皮尔伯格会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世界大战》。不知斯皮尔伯格是否能叫这些担心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