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童谣征集传唱活动进入第五年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腊子开会喽。”……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承载了一代代人的童年记忆。最近,2016年浦东新区优秀童谣征集活动圆满收官,一本收录了288首原创童谣的获奖作品集即将面世,浦东小囡的童年将有更多原创童谣可以传唱。
字字句句饱含深情
新区的原创童谣征集活动面向全区,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组别。其中,未成年人组的作品大多出自在校在园的学子之手,而成年人组的作者则来自教师、公务员等各个行业。浏览今年的获奖作品,记者发现,它们大多使用了浦东本地方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乡音乡情。
“小囡囡,真开心,新年里,穿新衣,搬到合庆新屋里。三甲港,小海鲜,农家乐,大飞机,前有小河后有浜,居住环境邪适意!……”这首《合庆小囡》,是未成年人组一等奖作品,出自浦东新区园西小学学生钱玏涵之手。这首童谣不仅用到了沪语词汇,还融入了不少本地话,如“伲”“邪开心”等。原来,钱玏涵的父母都是浦东本地人,平时在家里除了说普通话,一家人也经常会说上海话、本地话。指导老师马春来介绍,园西小学开设有“沪语童谣”探究课,为学生介绍口口相传的童谣代表作,此次参加童谣大赛,选送的8篇学生原创童谣中一半作品用到了沪语元素,“这是我们的乡音,也是一笔财富,需要后代传承和保护。”
事实上,除了融入方言元素,对于社会热点和浦东发展的关注也是这首《合庆小囡》获奖的重要原因。钱玏涵的妈妈说,去年他们家从川沙搬到合庆,见证了合庆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个过程。在老师和妈妈的指导下,钱玏涵细心观察身边的变化,并写进了童谣:“勿开心,勿开心,小河浜,臭垃圾,小鱼小虾看勿见。……真惊喜,真惊喜!打开电视看稀奇,市长爷爷跑到伲乡下去……蓝天蓝,白云白,大口呼吸新空气,欢迎侬来阿拉新合庆!”
成年人组的一等奖作品《争当小小光盘族》篇幅不长、字词简单,读来却朗朗上口,作者周彩燕是万祥镇传媒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有意思的是,周彩燕创作的4首童谣,灵感都来自她四岁的儿子。“‘三八’妇女节,我参加了儿子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收到了他送的康乃馨,便创作了童谣《好妈妈》。平时我在家经常教育他不能浪费粮食,吃饭要光盘,于是便有了这首《争当小小光盘族》。”周彩燕说,希望这些童谣能陪伴儿子健康长大。
童谣传唱连起家校
据新区文明办介绍,浦东新区童谣征集活动始于2012年,过去的5年中共收到原创童谣作品7588篇,每年的一二三等奖作品都会汇编成册。去年结合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新区还组织开展了“颂浦东、知礼节、承家风”优秀童谣传唱比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泼的童谣传唱活动。
作为新区未成年人工作专项主题实践活动,各街镇、中小学及幼儿园还会结合自身实际,把童谣征集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广泛传唱。南码头街道和花木街道每年暑期开展的“儿童沪语童谣大赛”,深受社区未成年人和家长欢迎;万祥镇则利用童谣传唱,引导未成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在学校里,童谣被引入课堂和教材,在“人人会传唱、班班能创编、校校有比赛”的传唱环境中,不少学校形成了“童谣文化”。金茂小学在一至五年级探索“诵童谣”“唱童谣”“画童谣”“演童谣”“创童谣”的校本课程;进才实验小学打造“童谣社团”,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六一幼儿园每年开展“父母编童谣孩子来传唱”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
(来源:浦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