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生热衷电影文化活动 秘密何在?
在推拉摇移的艺术中,感受电影魅力;
在声影并茂的世界里,实现育人功能;
一部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深刻教育内涵。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为引领,不断提升“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工作品质,影视教育不仅是鉴赏和品评,而且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充分展现影视教育的生命力,充分发挥优秀电影作品的育人功能。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上海举行。上海的学生那么兴致勃勃地参加电影文化活动,是什么吸引他们呢?让我们一起听听“电影育人”的幕后故事。
▲徐汇区建襄小学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
“影”领成长
“电影+”将鲜活带入课堂
“电影+语文”、“电影+艺术”、“电影+美术”、“电影+历史”……在上海的中小学课堂里,总能感受到影像艺术的魅力。
在这次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上,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卢雷,将开讲一堂别开生面的“电影+语文”公开课。这几天,卢老师正紧锣密鼓地对这 堂公开课进行最后“调试”,他告诉记者,公开课主题是《开国大典》,将以纪录片《开国大典》为主轴,融入电影《董存瑞》、《烈火中永生》、《建党伟业》、 《长征》、《开天辟地》等10部影片的片段,课上他将带着一个班的孩子一起体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多少人付出了血和汗。
有着30年教龄的卢老师,平日就喜欢把影视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电影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可更直观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事情背后的含义,毕竟里面是活生生的人和事。”
30年前在海南中学担任历史老师时,叶永广就与“电影+”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7年,叶老师注意到电视台正在放一部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我觉得特别好,就用录像机录了下来,把影视片段引入历史课,学生反响很热烈!”
64岁的叶永广回忆起当时的尝试,仍激动不已,“历史学科,就是要把过往的事讲给学生听,要重现。理科课程可以通过做实验重现,但是我们文科呢?通过影视,正是把鲜活的场景重现在了学生眼前。”
此后,叶老师做了影视资料收集的有心人,节目、栏目、频道也越来越多,逐渐有了一个影视资料库,并在2006年成为历史学科德育与资源开发研究实训基地的主持人。
有了体制、机制、人才的支持,叶老师干劲更足了。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个影视资料库里,已经有54000多部片子,涉及80个专题。“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专题,就涉及中华服饰、中华饮食、中华医药、陶瓷、京剧、昆剧、四大发明等等。”
现在,叶老师和他所在的实训基地正和虹口区教育局、各所中小学联动,开发影视课程资料包,以公益服务的形式让更多的影视资料进入更多的学校。“文字是平 面的,影视是立体的,两者相结合,能够把最鲜活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叶老师感叹道,如今的影视教育和传统的影视教育不一样了:
“传统的影视教育更多的是鉴赏和品评,而现在,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才是影视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而叶老师不仅自己优秀,而且作为实训基地的主持人,还培育带出了一批影视教育的好老师。
银幕德育
电影成为学生成长助推器
电影,也渐渐成为申城中小学课外实践、立德树人的好抓手。
在徐汇区建襄小学,就有一项“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该校德育主任蒋瑾告诉记者,学校每个孩子到了四年级下学期,都要去学校附近、漕溪北路上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参观。
经过多年的摸索,学校也围绕参观电影博物馆,延伸出了很多相关的“电影课程”。“我们这个参观活动的主题是:人、科技、电影。所以我们也和学科相结合, 比如语文课里有《神奇的机器人》、《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品社课里讲到《四大发明》,都可以把这些内容和电影素材结合在一起。”
校方希望,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实现两个目标:首先,让孩子们了解到,电影作为一项技术发明传入上海。在百年上海电影的发展史上,无数的电影人为电影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使电影成为中国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其次,引领孩子们探究电影生产创作的神奇奥秘,感受制造梦幻的技术之窗。通过观摩影视作品 的生产创作流程,感受电影作为梦幻工场的动人艺术魅力。
在每年结束参观后,建襄小学的孩子们还会领到一份“任务单”,比如回答关于电影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说说自己喜欢哪部电影,再比如,手绘一张电影海报——而这些手绘海报也张贴在了校园中,成为一道美丽的电影风景。
在上海的东北部,校外影视主题教育活动成为杨浦区中小学与大学联动的一座桥梁。杨浦区少年宫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通过影视媒体手段,让学生从电影中获取知识,然后通过高校实践活动,感受知识,最后运用摄影、微电影等电影技术探究所掌握的这些人文、历史知识。
杨浦区少年宫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影视作品。比如小学阶段展开“走进百年复旦,探索光影奥秘”。“我们带领全区近十所小学的近千名师生共同走进 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看看新闻视频、听听新闻历史、讲讲新闻故事、找找新闻奥秘、探探新闻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实践,让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对于高校、对 于影视传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快乐有趣的校内外影视文化教育氛围。”
在初中阶段,结合有关生命起源,细胞进化等影视资料片,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联手,先后有十所初中的近千名师生先后走入同济。高中阶段,通过观看《同济大学校史纪录片》、《上海理工大学校史纪录片》等影视资料片,初步了解大学诞生发展的历史故事。
影视文化
从看电影到自己制作电影
一天,格致中学德育室主任张燕在办公室里接到一位外校学生家长送来的感谢信,信中感谢高二(3)班小高、小姚两位同学在上学路上把他摔骨折的女儿送到医 院急救的善举……镜头一转,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学生背着书包匆匆上学,不小心被绊了一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原来,这是黄浦 区格致中学的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记者获悉,2010年以来,该校每年都开设《微电影制作》选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微电影 剧本的编写、摄像基础、后期制作等。该课程主要由高一高二同学参加,同学们还组成了微电影社团,近年来制作了多部反映中学生生活的微电影,讲述了在学生生 活中的好人好事、校园故事、点滴小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以小见大,弘扬爱校爱国、互帮互助、热爱学习的正能量。
▲格致中学微电影社团节目拍摄中。
“中学生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摄像机的使用提高了动手能力及审美力;通过编写剧本提高了语言能力;通过当导演提高了领导力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格致中学校方表示,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微电影这种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方式,更易于被中学生所接受。
上海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公用经费和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要专门列出学生观摩影片的经费,切实保障每个学生每学年观摩4部主旋律影片。微电影制作、艺术课、影视社团……上海中小学形成了独有的影视文化。
在虹口区的新中高级中学,观影活动和电影实践如火如荼。学校在寒暑假组织大型影视观摩活动,还开设了以影视欣赏为主题的拓展课。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 理特点及社会风尚等,学校也精挑细选确定观看影片。既有励志类,也有配合重大纪念活动的,有反映亲情伦理的,也有社会热点影片。
很多同学也对电影产生了兴趣,还自己制作微电影。新中中学副校长苏晓云告诉记者,学校学生去年创作的《行走的教室》参加了这次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微电影创作评选。
这部微电影,也是新中高级中学研究型学习的一个见证和浓缩。近两年,新中中学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开展《行走的教室》研学活动,尝试以每一位学生为圆心,寻找适合孩子成长的轨迹和路径,尽一切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定制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课程。
去年暑假,孩子们来到安徽宏村,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探访。
“孩子们的视角很独特,有一个学生发现宏村的一块地里一边种着玫瑰花、一边种了薰衣草,但是玫瑰花适合酸性土地,薰衣草适合碱性土地,怎么回事?学生深入采访,才发现原来当地进行了土地改良;还有同学研究了当地小吃、毛豆腐的营养价值……”
大家这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被学校电视台的同学们一一记录下来,最终精选进入了几分钟的微电影中。
今年7月,学校电视台的“编导”、“摄像”们再次带着摄像机,和200位同学一起上路。今年《行走的课堂》的主题是“溯流寻源”。同学们以“上海水从何 处来”的问题为切入,溯流而上。在上海崇明、江苏苏州和张家港、四川宜宾、重庆、西藏甘孜和昌都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和自主研学。通过了解上海的水资源的来 源,追寻长江沿岸璀璨的文化脉络,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变为具象的文化体验,感受世间百态,学会辩证思维的方式。
一部9分钟的微电影,让同学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仅看到自己,更看到了同伴的成长。
这部微电影的策划人、新中中学高三(7)班的郑鸣谦同学深有感触,她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对这次行走最好的概括。“行前我们摄制组的成员和指导 老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和每个跟拍小组确认拍摄计划和课题研究方案,也有了几乎完美的预设,带着这样的美好期望出发。结果,接二连三的不可抗力让我们一度 崩溃。联系好的采访对象临时爽约,在拍摄点被保安拦下,更不用说问卷屡屡遭拒这些小问题。可正是在这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步步前行,这些不如意所带来的收获 远比成功本身更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