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投稿|"三余"、"三到"、"三上"和"三问"

2018/1/8 17:27:29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东方少年记者站    选稿:王雅雅

  

  打开四年级的语文课本,看到东汉学者董遇在上课,针对有人借口读书学习没时间,提出了学习“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很明白,即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虽然,董遇当时所处的农耕社会,与我们眼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大不一样,但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形成的“三余”时间,还是很多很多,只要你愿意学习,做个有心人,空闲时间总是找得到的。尤其是董遇本人,更是所有学子的楷模,他本来“资质迟钝”,但通过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最终学业有成,成了东汉的著名学者。

  

  今年五年级的语文课上,宋代大儒朱熹来给我们上课了,他言之谆谆:“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觉得,“三到”与其说是学习方法,还不如说是学习态度。还特别强调,“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真是点到了要害。读书的时候,如心不在焉,纵然一目十行,也只能是浮光掠影,前看后忘记;阅读的时候,如心存旁鹜,即使念念有词,结果也如同小和尚念经,什么都搞不懂。

  某日,课外浏览时,看到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对同僚谦虚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真是不听不知道,原来欧阳修那么多“百啭千声随意移”的美妙诗文,都是在骑马行路、上床睡觉、甚至上厕所时,认真构思出来的,如此的抓紧时间,珍惜光阴,真令人佩服。

  在钦佩上述先贤的同时,我在学习中也模仿着归纳了一个“三问”:“问书本,问同学,问老师。”回家做作业,碰到疑虑时,就问课本,反复看课本上的解读和例题;仍不行,第二天就问同学,共同切磋;还是不行,就再去问老师。总之,打破砂锅问到底,搞懂为止。

  学路跋涉,山高水长。董遇、朱熹、欧阳修的“三余”、“三到”、“三上”,是读书学习能见成效的经验之读,金玉良言,理当成为我们所有学子的座右铭才是。

  上海市静安小学记者站

  东方少年记者:毛放飞

  指导教师:顾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