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卖萌" 会是什么画风?
去年年底的《国家宝藏》掀起了一股“国宝风”,但一个星期只讲三件文物,太不过瘾了。还好,现在有它来“拯救”我,听国宝“说话”,看国宝“卖萌”,既好玩又能了解文物,同学们寒假在家看看这部纪录片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呢!
如果国宝会“卖萌”,会是怎样的画风呢?
《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部纪录片,一部有关博物馆里文物的纪录片。
跟以往同类学术型历史纪录片不同,它的特点就是“非主流”。
先看看这官方卖萌图:
还有这宣传文案:
从1月1号首播至今,豆瓣评分从9.1飙到9.4,b站弹幕密密麻麻,画风还有点小调皮。因为这次,央视终于走“亲民”路线,把文物拍出了烟火气。告别了冗长枯燥的历史背景介绍,纪录片以文物为主角,把镜头直接对准文物,或以第一人称自述,或以第二人称对话,或以第三人称描述,形式灵活多变。
用一个词形容:轻松
少了高冷的学术语气,旁白内容跟着欢脱起来,搭上俏皮的音乐。
用一个词形容:活泼
以往的文物纪录片,看完全集后,可能糊里糊涂的,还没明白在讲什么,这次用了简短的动画解释。
一目了然,用一个词形容:易懂
文物不是冷冰冰的文物,它们存在于生活,带有人的温度。
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出现了许多作为生活用品的彩陶,其中有一件最为特别,陶鹰鼎。
如果你看仔细些,它又有些不同,鹰的双眼大大圆圆,两足短粗短粗的,整体用现在的语言形容,即“萌萌哒”。“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是导演徐欢的目的,或者说,沿着这条线,去记住中华文化的根,“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不光我们爱卖萌,他们也喜欢“萌萌哒”;不光我们爱听演唱会,享受天籁之音,他们的笛音,比任何天籁之音还要妙……
100集纪录片不够看,剩下的,趁着寒假去博物馆探个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