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下 如何提升学生"信息流畅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阅读与教育,都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孩子阅读受新媒体冲击大,喜欢玩电脑、手机,总是浅阅读,读漫画、笑话,不爱看经典。
23日举行的新时代背景下的阅读与教育研讨中,有专家提出,在一次性信息时代,中小学生面对的大多是碎片化的知识,这时候,学生需要的是信息流畅力——即在快速变化的信息中提取必要的、有用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内涵,并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一次性信息”中获得必要知识
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新生代的孩子如何看待阅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曾面向全国34个省市、涉及10万余名师生的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孩子表现出对阅读的好感,74.85%的孩子喜欢阅读,其中32.27%的孩子非常喜欢阅读,42.58%的孩子喜欢阅读,仅23.52%的孩子对阅读感觉一般。但是,60.61%的教师和44.06%的家长表示,孩子阅读受新媒体冲击大,喜欢玩电脑、手机,56.38%的教师和38.78%的家长表示,孩子总是浅阅读,读漫画、笑话,不爱看经典。
“今天的阅读其实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对这种快餐式的随机式的阅读,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这是我对新时代背景下,去抵御快餐式的随机式的阅读的一种理解。”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对孩子的教育,在信息化背景下,是不是要形成一种对信息的消化能力?有人称之为“信息流畅力”。什么是“信息流畅力”?在他看来,作为一个人,本能的解读所有形式的信息能力,即通过解读所有的信息来获取必要的知识,理解它的内涵和意义,并且用它来完成现实世界中的任务。
信息是及时的、大量的、稍纵即逝的,在获取信息时,必须获取必要的知识,不能完全无视稍纵即逝的信息,但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用它完成现实世界的任务。尹后庆认为,当孩子面对这样的信息社会,需要有提问的能力、获取并分析信息的能力、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否则在无数信息面前或将迷失方向。“就教育来讲,21世纪的教育在信息化面前,确保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教育的任务。”
培养抽象思维不能都“读图”
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喜欢阅读,童年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89.25%的家长认为,阅读会对孩子知识素养、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6.76%的家长认为,阅读有利于考试拿高分;但同时,55.83%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35.14%的家长反映,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书,是他们在阅读教育上遇到的重要困难,28.88%的家长不知道如何辅导孩子阅读;还有20.89%的孩子表示,爸妈推荐的书枯燥难懂。调查还显示,39.42%的孩子希望,爸妈也要多阅读。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眼下,中小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背诵大量的基本知识,需要更高阶的思维能力,包括如何选择、分析和判断等能力。阅读,不仅是为了求知,要有价值性阅读,而不是功利性阅读。如果是求知识地读书,要学会选择;为了研究问题而读书,首先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还应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有必要穷尽阅读。
“在读图时代,也不可以所有都是图。”在葛剑雄看来,培养抽象思维的时代,不可以从小就都“读图”。孩子阅读,不是读书本身,而要从长远考虑,不要只追求形式。
出版家、作家聂震宁也表示,现在的孩子喜欢看视频、看绘本,其实,阅读力就是一个人的学习力、思想力和创新力。尤其对中小学而言,中小学生处于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只有通过沉浸式的阅读,才能培养阅读兴趣,逐渐探索为什么而读,读什么,以及如何读。
传统的学校图书馆存在着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馆藏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馆员专业素养需提升等问题。在嘉定区中小学做了尝试,首先确立图书馆馆员的地位。在区域慧雅阅读推进的过程中,培养激励一批自信、幸福、有专业能力的图书馆员。同时明确确定,各校必须完善图书馆馆长聘任制度,馆长直接领导管理,在课程改革中,开展高质量图书馆项目运维和资源检索指引知识。
据透露,今年嘉定将继续打造“我嘉书房”,有的建在社区,有的建在商业中心,同时将校园图书馆向外拓展,不仅把校园“打开”,也鼓励校园里的老师、孩子和父母一起走进社区图书馆,推动阅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