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贝贝龙”胚胎化石原来这样“回家”的
地球的生命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有哪些化石可以作为重要见证?恐龙的羽毛是怎样出现的?恐龙化石从野外考察、化石挖掘、修复、研究命名、骨架装架,到陈列展示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识别真假恐龙蛋……各个年龄段的恐龙迷们和穿梭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区内的游客们,昨前两天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恐龙专家学者“面对面”。
这是上海自博馆2018恐龙季策划的“驯龙高手——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之一。由上海自博馆携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7家单位的古生物学者们在自博馆展区内“搭台唱戏”,与游客们交流化石挖掘故事、古生物研究经验,解答他们对恐龙等古生物的疑问。
只见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展位前“萌萌的”小恐龙毛绒玩具吸引了众多小朋友。那只小恐龙名叫“中华贝贝龙”。博物馆的专家向大小观众们讲述了“中华贝贝龙”从美国回故乡的经历以及命名研究。
原来,1992年,在我国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赵营村东2公里处,发现了一个恐龙胚胎化石。不幸的是,被发现后不久该恐龙胚胎就流失到美国,被命名为“路易贝贝”,取自于当初报道该枚标本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路易·皮斯霍斯的名字。2013年,经过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和无数专家的努力,这枚流失海外近20年的稀世之宝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2017年官方正式命名为“中华贝贝龙”。经中、加两国科学家共同研究,根据它的骨骼特征被归为兽脚亚目,窃蛋龙下目,近颌龙科一个新属新种。
青年报记者看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此番带来了该化石的“高仿件”。只见在一块褚褐色的化石上,“中华贝贝龙”保持着向右侧卧的姿势,静静地蜷缩着小小的身子,是一枚即将破壳的窃蛋龙胚胎。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生物学者们这次带来了标本、模型、图书、实验设备等实物与观众互动,现场还展示了恐龙研究多方面的内容。观众可以了解关于古生物,特别是恐龙的最新科研成果: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展示了恐龙胚胎化石里的秘密;浙江自然博物馆带来了关于缙云甲龙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自然博物馆分享了见证恐龙兴衰的远古时代昆虫——古蝉的最新研究;中国地质博物馆展示了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最新发现的原角龙头骨和在中国首次发现的白垩纪桫椤科树蕨茎干化石的研究成果;上海自然博物馆则带观众了解了热河生物群早期鸟类的眼部超微结构等。
此外,除了这些科研新成果的分享,现场专家们还带来了一些古生物的有趣知识:通过这短短两天的互动交流活动,来到博物馆的公众实现了从“观看”到“评论”再到“探索”的递进,消除了对恐龙研究的刻板印象,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传递了科学方法、弘扬了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