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真问题"才是科学创新的起点

2018/7/18 14:20:29    来源:文汇报    作者:朱颖婕    选稿:蒋昕婕

  

  图为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展上展示一款校车安全管理装置 袁婧 摄

  科技创新是近年来的热词。中学校园内,孩子们争取“人人有课题”,科学教育从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进阶到STEAM(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校园外,各级各类青少年科创大赛在过去两年中,参加人数翻了几倍;培训机构的科学项目辅导也越来越多……事实上,大学招生评价方式日趋多元的今天,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拔尖人才的培育和辨别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北京大学日前举办的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这成为众多学者和中学校长、教师们关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科学研究的前提始终是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真心实意的喜爱,在科创之风盛行的当下,中学和大学更需要合理创设、自由探索、反对功利的学术土壤,才能有利于科学“好苗子”的成长。

  无论搞竞赛还是做课题,都需要学生的“真心”“真实”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裴坚,2002年时曾作为教练带领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他最大的感触是“那群中学生都对化学十分感兴趣,他们将来的理想也只想当科学家”。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他在论坛上直言,现在科学竞赛的功利化令人担忧。

  在裴坚看来,大学招生评价方式的变化使得竞赛功利化严重。北京大学是全国最早通过冬令营方式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之一。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步放开,学校为了“抢”到心仪的学生,往往会给学生“任选专业”等承诺。“如果鼓励那些很有化学天赋的学生去学经济管理、建筑等看似前景更好的高分专业,很可能我们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科学‘苗子’。”他感慨道,竞赛的存在原本是为了鼓励学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但是,竞赛获奖的“附加值”使得科研竞赛逐渐异化成升学的捷径。

  除了竞赛“变味”,中学生“课题热”现象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裴坚坦言,他曾参与过自主招生科创组的工作,很多中学生的课题令大学教授都瞠目结舌,“有一个孩子的课题名为《机器人人工肌肉的制备与表征》,其难度远远超出孩子的知识范畴。”还有不少课题可以看出请他人“操刀”的痕迹。

  不论搞竞赛还是做课题,都是锻炼科学能力的方式,但这需要学生“真实”地展现自我,而不是将它当成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在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看来,学科竞赛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天赋、巩固自信,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引路人。但是,最终沿着科学道路走下去,却更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坚持。

  刷“习题”使学生很少想“问题”,但“习题”和“问题”有本质的区别

  尽管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同,但不少专家认为,高中阶段大量“刷题”的现实阻碍了学生进行真正的科学创新,孩子们更习惯于做“习题”,而不是想“问题”,但发现“真问题”才是科学创新的起点。

  清华大学力学系教授李俊峰提到,眼下“题海战术”仍是大部分高中生应对考试的主要策略,学生每天做的“习题”和“问题”有本质的区别。习题前50%的工作是出题人完成的,而且做题的目标是为了获取“标准答案”。而用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物理学的根源是物理现象。”从现象入手发现问题,才是教育真正要教会学生的。

  李俊峰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给参加冬令营的学生们出过一道题目:地铁运行中我们看到的广告是相对静止的,那屏幕是如何安装的?这是一道只有问题描述,没有任何数据、符号、条件的问题,和孩子们平时做的习题很不一样,结果大多数孩子的回答都不尽如人意。李俊峰强调,让孩子学会发现“真问题”、思考“真问题”,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补上的一块“短板”。

  在足够丰富和自由的选择中,让学生自我发展

  那么,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究竟从何而来?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看来,这首先需要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自由空间。

  她提到,我们的教育中,孩子总是和老师、家长“捆绑”在一起,学习更是如此。其实,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不应该比谁认识的字更多,而应该比谁最会穿衣服。升入高年级以后,应该让孩子们在各种演讲、活动和合作中锻炼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刘彭芝说,在谈论创新之前,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然后不断思考与寻找、变通,并产生突破,最终形成决策。“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解放孩子和老师,强调爱与尊重,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而学校可以做的,就是创造更多丰富的平台,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坚说,中国有一个“伯乐相马”的典故,但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往往认为,千里马是自己跑出来的,不是伯乐相出来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可能性,然后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