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不能以"导师的需要为本"
周尧和院士(左)与王浩伟教授讨论陶铝新材料。梅秋武 摄
我国凝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双聘院士周尧和,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30日5时28分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尧和致力于中国冶金、铸造事业的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冶金锻造领域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家、桃李满天下的教学名师,周尧和在科学研究、教育管理、教书育人方面的卓越贡献让后辈学人深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1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他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颁奖词这样写道:周尧和院士是“一位令人仰慕、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一位令学子追随、功勋卓著的一代宗师,中国铸造界的一面旗帜,中国科技界的一份骄傲”。
国际铸造舞台的“中国代表”
中国铸造学科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国际铸造学会主席的第一位中国人,国际铸造会议第一篇中国官方论文作者,新中国第一位铸造学博士的导师……周尧和创造了中国铸造界的多个“第一”。
1950年,周尧和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三年后被公派至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深造。从机械工程转读冶金,刚开始周尧和的俄语并不过关,但他凭着每天学习16小时以上的毅力,半年时间就自学修完了冶金专业本科的所有课程,并在学业上崭露头角。
上世纪70年代,周尧和提出用效能系数估算保温冒口效益的新方法,并研制出新型保温材料,使铸钢件实收率提高20%,冒口耗用金属减少40%,在全国推广后,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1979年,第46届国际铸造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周尧和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被特意安排在10月1日那天第一个进行大会学术报告。当他用朗朗之声将作为中国官方论文的“保温冒口研究”宣读完毕时,全场掌声雷动,国际同行无不为演讲者精湛的演讲技艺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所折服,这篇论文也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之一。
在任国际铸造学会副主席期间,周尧和发现,世界上很多矿产资源正趋近枯竭,如不开源节流、有效地循环利用,一些矿产将在几十年中被人类用尽。为此,周尧和1996年应聘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生态材料学梯队。他一方面开发先进的金属材料回收技术,以提高循环利用率;另一方面研究提高金属材料性能方法,以节省材料的使用。经过十余年时间拼搏,他领导的梯队在金属熔体纯净化和高性能材料合成方面获得了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
对于学生们毕业后的来信封封必回,有问必答
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数十年中,周尧和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本分,一生培养博士50余名,硕士30余名。他说,培养学生不能以“导师的需要为本”,而要真正以“学生的需要为本”。
身为老师,最好的回报便是得到学生的真心爱戴,在这方面,周尧和是自豪的。80岁生日前夕,周尧和因颈动脉斑块阻塞多次发生晕厥而住进医院,学生们满怀担忧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探望当年的恩师。而对于学生们毕业后的来信,周尧和封封必回,有问必答。
如今,周尧和走了,学生们满怀对恩师的不舍,奔赴恩师家吊唁。周尧和的学生、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伟告诉记者,老师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培养年轻人,他指导的研究生不少已成为高校和行业内的领军者。“生活中的周先生和蔼可亲,读研究生时,他像父亲一样关心我们,但在科研上,他的要求极其严格、几近残酷。”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体会,周尧和总结撰写了一篇“从严、重导、求新”的研究生培养心得,并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所教《铸造原理》课,被树立为国防科工委高等院校的样板示范课。他告诉学生,搞一项研究首先要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钻研透彻,然后才能用学习和批判的精神去分析别人的工作,才有发现创新的可能性,否则便是做虚功。
“我只是一位要求自己端端正正、勤奋踏实地做一个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他人的人。”周尧和曾如此坦然地评价自己耀眼的成绩。正如他的学生、中科院院士魏炳波所言,“周先生始终把‘育人立德’和‘激励创新’放在首位,他高尚的人格形象永远是学术历练和做人的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