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为创新而创新" 流于形式的教学会削弱文化含量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出现了一个全新概念——“语文学习任务”。在不少教育界专家看来,“学习任务”的提出“逼迫”语文课堂不得不改变。因为它已经改变了语文教学的“驱动力”——我们不再为学会如何理解文章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会解决问题而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切忌过犹不及、舍本逐末,尤其要避免走入“样样求新”和“为新而新”的思维误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表述——自主合作探究。如果教师对此理解得浅,很容易为了让课堂“好看”,把上课变成“表演”,表面上“热热闹闹”,却脱离了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的初衷
曾在网上家长群热议的是:一到春天,一些地方的语文课就会被搬到操场公园;学莫泊桑的《项链》,师生必花大半个月排演课本剧;一说提高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语文课就“一秒变身”演讲课……伴随各种教学形式的创新尝试,时下中学的语文课堂不断闪现新奇的个性之光。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当教学创新仅仅流于形式,甚至“表演”成分大于文化含量,那么,语文教学创新的分寸就要重新考量,最近在京沪两地举办的几场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不少教育界学者提出,语文教学固然需要有独特的个性,但千万别“为创新而创新”。
变革中的语文教学既要强化基础,也要彰显个性
长期以来,我们最习惯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单篇课文为单位,强调的是文本理解,但缺点却很明显——同类型课文相对集中,而且教学总是依赖单一文本,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最极端的时候,在上世纪,还曾出现过语文教学标准细致到“李白四课时、杜甫五课时”。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出现了一个全新概念——“语文学习任务”,这种传统模式将“不得不变”。
在不少教育界专家看来,“学习任务”的提出“逼迫”语文课堂不得不改变。因为它已经改变了语文教学的“驱动力”——我们不再为学会如何理解文章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会解决问题而学习。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举例说,未来的诗歌学习就可能突破类别、年代甚至国别的限制,而是以某种相似的意象或行文风格为抓手进行教学串联,也就是说,有一天,李贺、徐志摩和庞德很有可能出现在同一节语文课上。
这意味着语文学习将处于一个更具应用性的情境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一个载体。
但是,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意如看来,基础教育需要强化基础,但在具体的课堂上,“语文教师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样子”。其个性部分则更考验语文教师的育人智慧以及变通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
复旦附中语文教师朱浩真举了一个例子。阅读时先整体把握,然后局部分析,最后再回到整体——所有上过中学的人都很熟悉这种阅读的程式。然而,这一模式固然“经典”,但针对不同的文章,其中的微妙分别正是个性所在。朱浩真坦言,以《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类说明文为例,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其脉络,就要避免碎片式的割裂;但如果是《瓦尔登湖》这类很难直接把握整体内容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先找一段最优美、最有象征意味的段落,等学生们读出“感觉”了,再引导
他们“进入”课文。
把握课堂创新的“度”在于紧扣语文学习本身
“其实,新课改推行十年多来,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单纯由教师‘一言堂’的情况非常少,大多情况下,老师会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师生互动、问答。有些教师还会寻求其它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但难点在于,如何把握课堂创新的分寸?”王意如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切忌过犹不及、舍本逐末,尤其要避免走入“样样求新”和“为新而新”的思维误区。
就以备受争议的是否要背诵为例。课文和诗歌背诵一度备受诟病,但是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说,童蒙时期,人的心智未开,缺乏分析判断能力,但记忆力较强,此时最要紧的是大量吸收前人的知识成果。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大鱼在前面游,小鱼在后面跟”,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不断阅读。这一教育理念在今天仍不过时。
王意如称,此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也有明确表述——自主合作探究,如果教师理解得浅,很容易为了让课堂“好看”,把上课变成“表演”,表面上“热热闹闹”,却脱离了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的初衷。比如,让学生排演一出昆曲《游园惊梦》,重点绝不是水袖怎么甩、小圆场怎么跑,而是引导学生理解唱词、宾白等。“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非要说有什么标准,那就是了解课堂教学的‘本’在何处,这样的创新才有益。”王意如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