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不玩电竞不爱ChinaJoy 坚持创作长篇小说
写作是朱沈晟情感释放的方式。受访者供图
金山中学16岁男生朱沈晟,不爱ChinaJoy,不玩电竞“吃鸡”,却埋头阅读与写作,暑假至今,每晚都在创作关于成长的长篇小说——《迷途者》。
这是一篇关于“孤独”的小说,16岁的他借笔下的人物林晓回答了对孤独的理解:“所谓存在其实并不是物质的,我们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它只是表象,所以很难再要求第二个人来进入它,我们都是彼此的陌生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想法不断变动底稿几次废除
这个暑假,朱沈晟多数时间和同龄人过得一样,白天他要参加补课,刷题,完成暑假作业和实践。但当同龄人将闲暇时间都交给QQ、动漫和游戏时,他则在阅读和写作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每当夜幕降临,朱沈晟就会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伴随着沉静平和的音乐,专心致志地将脑海里的一个个场景用键盘转化成一章章故事。当遇到创作瓶颈时,他就会陪陪家里的祖辈,和他们聊聊天。
目前朱沈晟手边正在创作的是《迷途者》,已完成了一万三千多字。它讲述了高三学生乐阳明结识了同样孤僻的女生林晓,并在林晓的影响下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方向。然而林晓的意外死亡却促使他决定调查事件的真相。
想写这部作品的初衷,是因为朱沈晟并不喜欢现在的教育模式,他发现自己所知所识与老师的部分观念有着不小的冲突,他想通过《迷途者》以第一人称“我”(乐阳明)为介入的“窗户”,以讽刺教育现状。
但后来发现这个主题太过狭小,他更想表达的是部分真正有思想、有独立价值观的同龄人不合群的孤独,所以之前千字底稿全部作废。
边创作,朱沈晟也没减少阅读的“养分摄入”。暑假里,他接触到了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于是他开始思考作品的可读性,并决定加入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比如乐阳明自以为看到了林晓的鬼魂,实际是精神分裂症状。
因为纯粹写实的表达会让部分复杂情节的描述显得捉襟见肘,朱沈晟没有把握,所以再次改动了原设的情节,底稿再次全部作废。
这次为了不偏离设想,他特地花了三天列了涵盖情节、人设、主题思想的大纲。其中,他所读的叔本华、老子、尼采等人的思想都参差运用,尤其是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与尼采的“酒神精神”在两位主角身上都有外在体现。
朱沈晟说,如果说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阻碍,那就是自己不断变动的想法,以及有限的时间。“描绘周遭人的经历,如何把他写得不普通,远比描绘一个日本幕府时代的武士更困难。这篇小说里,我将近来所学所感所想所接触的都融合在其中,努力让其变得‘可口’,而不是一锅乱炖。”
写作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
两年前,初二的朱沈晟创作了第一篇小说《回家》,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写作兴趣。朱沈晟的写作初心非常质朴:“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甚至亲身经历各种变故或幸运,当这些在我们心里引起情感波动时,我迫切地想要寻找一种方式,将之释放。写作就是我的释放方式。”
如今朱沈晟是学校太阳风文学社成员,社团指导老师戴文开很看好他,“我的写作习惯保持了十多年。我相信他能超越我。我们常常交流与小说有关的话题。他很谦虚,提的一些意见他都能接受。有这样的学生,我很快乐。”
一旦沉浸在文字中,朱沈晟就开始了近乎“高产”的创作:这个学期到暑假为止,他一共完成了十二部短篇,一部剧本,六首诗歌,平均每篇花费两到三个星期。其中《黄帽人的猫》还是目前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迷途者》的前传。
为了撰写小说,朱沈晟在写作过程中边写边查了很多资料,也参考了很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他说自己和《三重门》里的林雨翔十分像,他觉得,既然无法改变阅历,那就改变阅读:“阅读与思考让我形成了自己的是非观,可以对生活中的事情做出更理性的判断,而不是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单纯地对万事只表示好与坏,接受与服从。”
朱沈晟坦言,无论是写小说、诗歌还是散文,只是单纯作为宣泄情感的工具,用以自娱。若为了争求读者,他可以像那些网络写手一样,在网上连载自己的文字,写一些媚俗的话语,甚至以此谋利,但他并不喜欢。
“我其实有自己的读者。”朱沈晟说,那是他的老师戴文开,他的朋友,还包括他自己。“一旦成为自己的读者,会看到许多原先情节设计的不合理之处,还能增添新的感悟。”
由于热爱文学,朱沈晟曾为参加一次作文比赛,全身心投入创作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基础,导致成绩在班里直线往下掉,这让他至今心有余悸。逐渐地,他学会了抓重点,理科相对薄弱的他,这个暑假也花了不少时间用以温故与预习,使得自己生活的天平更趋于平衡。虽然他对于“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形式不太苟同,但反思批判过之后,他还是会努力迎战。
[“00后”眼中的孤独]
体味到“孤独”才能匀出时间思考
16岁朝气蓬勃的少年,为何总在思考孤独?
朱沈晟觉得,生活状态和思想上,他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孤独。他笔下的人物以自己为原型,他们的孤独映射着现实世界中“我”的孤独。就如暑假里,父母都在工作,朱沈晟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无论阅读、散步都是一个人,但这只是表面的孤独。
当他通过阅读接触到伟大的文学、哲学作品与思想,并为之沉醉后,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融入同学们的话语圈,他们所关注的时尚、电子竞技、网红主播等他知之甚少,他们也无法与他交换思想,谈到一起。
“我所喜欢的一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最后正是因为孤独而在都灵抱着一匹马发疯,想想有些后怕。但我也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独特的体验,这给我匀出了大量时间思考、做我喜欢的事。如果一个人耐不住‘孤独’的试炼,受不了寂寞,就像我所写的《迷途者》里智商奇高却被同龄人排斥的林翳,必将走上不归路。世上没有嘻嘻哈哈的成功,‘毕竟,也只有品尝过严肃滋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儿戏,此时他想要不厌倦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