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PISA"测试首发:上海人创新素养对标国际有高有低
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发榜时,上海15岁中学生群体蝉联世界第一,几大核心指标领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国各地区。那么,以成人为主的15岁之后年龄段人群“成绩”如何?历时4年,借鉴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PIAAC)的测试经验,“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首次覆盖全市各区227个街道、镇、乡的16至65岁5000个样本,今天(27日)披露阶段性成果。
“能与新产品、新服务同步吗?”“喜欢探究不同观点是如何达成一致的吗?”比如,在反映从业人员“创新素养”的5个变量指标中,上海这两项的总体分值分别达53.8和55.8,均高于经合组织2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40.8和50.7);但对比其他3个单一变量,上海总体得分还存在一定差距。
人的学习需求与能力大小,关乎城市发展之基。依据自主研发指标体系和监测工具,通过入户调查、在线答题相结合的调研方式,这一研究项目取得数十项主要发现,其中不少是令人有点意外的“反比”。
别放空,公共学习设施满意度高利用率低
学有所学,从何而学,学习资源的供给侧能否令市民满意?作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全市终身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受上海市教委委托,市教科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和黄浦区社区学院等,从 2014 年起,组织专家学者启动“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项目,开始构建终身学习评价促进终身教育政策调整的良性互动机制,为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支撑。
与PISA测试针对的学校教育不同,这一监测重在考察社会这所“大学堂”。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举例说,市民对社区学院、社区文化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教育和文化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满意度均在 65%以上,表达“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仅在0.7%到1.7%之间。市民对私人培训机构的满意度是41.5%,表达“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也没有超过10%。
好资源,莫放空。与对五大公共学习设施的较高满意度形成对照的是,市民对社区学院、社区文化中心、博物馆、科技馆的利用率不高,“经常”或“偶尔”利用这些设施的比例均不到 50%;而从来不利用的比例均在40%以上。只有图书馆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略超50%和不到40%。
与之关联的家庭教育资源,74%受测市民家中的藏书不超过 50 本;37%市民表示家中藏书少于 10 本。同时,市民中“藏而不读”的现象较为普遍,41%市民藏书的实际阅读量不超过 20%;只有 19%的市民藏书阅读量超过 60%。学习时间方面,47%市民每周的学习时间在 5 小时及以下,也就是说每天学习时间不足1小时。
需普惠,人越老、住越远,学习愿望却越强
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PIAAC)聚焦于三大能力,即读写能力、计算能力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国情,上海项目组则将终身学习能力分解为5项指标,由基础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能力、信息素养构成。
受测者人人“答卷”百题,终身学习能力“强”或“较强”的市民比例为 28.2%;具备中等水平终身学习能力的人群比例为 45%,其他则为“较弱”或“弱”。对于年龄跨度达50年的长卷调查,不同人群的终身学习状况不一。在各年龄段中,26至35 岁阶段市民的终身学习能力最强,其中约40.9%达到了“强”或“较强”的能级,大大高于市民平均水平。
华东师大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分析认为,上海26至35岁从业人员在创新素养方面的表现优于市民总体,包括“喜欢对困难问题追根刨底”的变量指标在内,5项指标中的3项得分高于OECD均值,“这表明上海市民创新素质提升潜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学习目的呈现多元化态势,并非单为学历而求学。占比最高的学习目的是“提升职业技能”(27.1%)和“提升生活品质”(20.5%);其次为“提升个人素质”(18.9%)、“提升社会适应能力”(15.7%)等;而“提升学历水平”占比是最低的(7.5%)。
一些发现提示着普惠需求,人人可学,处处能学。比如“人越老愿望越强”,在“学习愿望强度”指标上,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学习愿望增强的趋势,56-65 岁年龄段市民的这一强度最高;同时,“离市中心越远,愿望也越强”,远郊人群的学习愿望最强烈,高于近郊地区和中心城区人群。
有甜头,非认知能力越强,生活压力越小
学习到底能带来什么,对生活和工作影响几何?这项实证研究发现,终身学习能力水平越高,事业发展越好,也越深感幸福。比如,认为自己事业发展“非常好”的市民,其测得的终身学习能力水平也最高,得分均值为52.977,自我报告生活幸福的比例也更高;相反,认为自己事业发展“非常不好”的市民,其能力水平也最低,得分均值 49.799,多自我报告“生活很不幸福”。
专家建议市民,在阅读、数学、问题解决等“基础认知能力”之外,更加关注其他几项代表自我规划、情绪控制、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非认知能力”。从终身发展的角度看,16-35 岁期间,基础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显著;但46-65 岁期间,这种差异缩小了;而另一方面,非认知能力在前20年的个体差异不显著,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个体差异反而愈发显著。
掌握非认知能力的“甜头”不小。如感知生活压力较小的群体,其非认知能力指标上的均值总体较高;反之,生活压力感知非常高的群体,其非认知能力各项指标的得分最低。同样,在与个人福祉的关联性上,报告自己身体状况越好的市民,其非认知能力的得分也越高。
有意思的是,在非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上,女性在“自我认知”“沟通能力”“多元视野”等具体指标上的得分均值高于男性,但差异并不显著;而在“生涯规划”指标上,男性市民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女性市民。
“有了监测工具,建立监测制度,重在大数据历时积累,纵向进行自我比较。”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表示,开大已设立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中心,以项目组为支撑,跨单位协同推进,持续而长效运行,形成定期和分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