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职业学校和职业体验基地 中小学生"触梦之旅"正流行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在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教育,同年,上海市设立了“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日”,涉及十余个专业大类的职业体验项目,供全市中小学生参与体验。
经过多年运作,各中职学校作为“暑期职业体验”活动的主场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职业体验项目“课程”如何优化?如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如何通过活动向社会传递职业教育精神内涵?也成为市教委和各中职学校时时在思考和推进的方向。
职业体验未来发展的“诗与远方”
以往部分家长只看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殊不知,人的第一堂课应该是对社会的学习。而让孩子真正了解这个社会,职业体验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孩子们通过尽可能多地参与职业体验,有助于其更好地了解社会,发现和拓展自己的兴趣点,寻找自己未来的专业与职业方向。
今年参与了暑期职业体验活动的家长们也都意识到:孩子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学习和作业,还有“诗与远方”——未来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点。但就目前来说,社会上五花八门的职业体验缺乏深入性,存在概念化、表面化的问题,要么是走马观花式的“走过场”,要么是依赖道具的“过家家”,无法起到教育意义。
鉴于此,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承办了“上海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活动甫一推出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学生、家长的参与热情,并在短短5年间收获了众多“铁杆粉丝”。
在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校长李小华看来,职业体验活动成为各界眼中的“香饽饽”,原因在于——“它是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拓展性学习的新途径;此外,它还是普通中小学师生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职业的新平台。”
据了解,从2014年4月起,商贸旅游学校就依托上海现代商贸开放实训中心,建立了个上海首个有固定、集中场所,以“营销节”文化集市形式开展了职业体验活动,整个校园俨然成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的“嘉年华”。经过多年发展,该校逐步形成了“FAIR营销节”“蓝带美食节”以及暑期“职业小达人”三个品牌项目,将职业体验变得课程化、常态化。学生体验的项目多了,体验机会增加了,职业体验活动的“点赞率”也就不断攀升。
随着职业体验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校也推出了3D打印、VR技术、机器人等热点项目。孩子们可以在体验中了解上海经济转型发展,了解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经济情况下不断创新的业态,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如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充分利用本校的特色专业和优质职教资源开发了多个体验项目,一方面体现了现代行业企业前沿的先进技术及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则展现出职业岗位的真实性,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其中,该校今年新创建的上海唯一一个“钟表文化科普馆”,也吸引了许多家长和孩子前来体验。谈到创馆的初衷,校长王立刚表示,“钟表工匠的智慧和精神孕育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精美作品和工艺,并极大推动了钟表制造业的发展。今天的中国职业教育和中国制造需要注入这种追求质量、追求完美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在项目的发展和优化方面,上海市医药学校也以其独特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得到了众多体验者的“疯狂打CALL”。
为顺应市教委对职业体验的进一步探索要求,该校针对“单项体验”时长太短,不足以全面展现职业岗位特点,家长、学生在体验后意犹未尽等不足之处,由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牵头开发设计了系统创新职业体验项目。据该校副校长茅燕萍介绍,目前体验项目已经覆盖了该校8个大专业和特色教育,并在不断优化和提升中形成了7个常规项目(2个小时的单项活动)、6个展示项目、2个微游学夏令营、1个体验课程和1个网上体验平台。特别是今年推出的“爱莲说微游学夏令营”,将传统中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艺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理念。也因此,参与的学生与家长对此赞不绝口。
同时,该校还借助资源库平台,建立了“职业体验课程”,将已建有的相关职业体验资源在平台上进行共享,如“爱莲说”体验资源和12个月的少儿养生茶等等,延续了职业体验的效果和成果。
从职业教育中“来”到基础教育中“去”
“职业学校自己关起门来办学不行,必须跨界办学;自我欣赏不行,必须‘开窗开门’,让社会了解职业教育。”李小华校长一直认为,“职业体验”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促进普职交流合作的重要一环。
在今年4月,商贸旅游学校设立了上海首个区级层面的“黄浦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学习中心”,意欲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教育的壁垒,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视角重新确定办学定位,筑高发展平台,增强职业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在课程上开发了多次体验、渐次深入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包括小学阶段的“职业启蒙”课程、初中阶段的“职业体验”课程、高中阶段的“职业探究”课程和针对企业“白领”及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课程,打造定制化、个性化、弹性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未来学习中心”。
地处徐汇区的工业技术学校则早已和本区内的普教学校建立了联系和合作,每周四天向中小学开放劳技课程,学生们都很乐意参与,效果也非常好。
对此,该校校长王立刚认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途径是多方位的,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则是隐性的。而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是某方面的能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也许在职业体验中的某件事或某个深刻的印象恰恰就促发了孩子兴趣,给予孩子方向或目标,鼓励他们带着兴趣、带着梦想去学习。该校钟表文化科普馆向社会开放,即是从一个新的角度,以科普教育的形式宣传和渗透职业教育。
普职交流、合作并非职业学校的“一厢情愿”,上海越来越多的普教学校也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合作。与医药学校有着多年交流合作经验的上海市泾南中学便极有“话语权”。
据该校副校长徐春吉介绍,两校自2015年时就开始了交流与合作。第一年,他带着全校学生到医药学校的实训中心参观,“走马观花”地了解了每个职业体验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对活动进行了初步体验。
“当时医药学校的体验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实验设备专业、老师讲解细致、学生志愿者尽责。我们当即就敲定了两校部分师资共享、开设职业体验专场等合作意向”。他认为,与医药学校的合作,也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选择、职业规划上带来一定的帮助。他向我们透露,今后两校可能会在师资交流、课程设置、研究性课题、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被医药学校职业体验活动“实力圈粉”的,还有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由于两校同属浦东新区洋泾社区教育委员会,平时也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尤其是在新中考形势下,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职业体验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而职业学校每年举办的“职业体验活动”便是社会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
“两校现在合作的内容正好弥补了我们的‘短板’,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的相互借力。这对于我们普教学校来说,省了不少力。”该校校长金卫东坦言道。据悉,今年暑期职业体验活动结束后,该校还邀请了医药学校中药专业的教师为其预备班的学生普及中医药知识。
校企“常规”合作迎来“墙外香”
职业学校出于其自身特点,校企合作也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今年3月六部联合出台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也指出职业学校和企业可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7种校企合作方式。
其实,在上海,职业教育以及职业体验项目的开发都深深地打上了校企合作的“烙印”。如:每年大受欢迎的微游学夏令营、各个常规体验活动以及科普馆、职业体验中心的设立等等。对此,李小华校长深表赞同。他主张以“平台思维”把众多有相同格局的企业、学校聚拢在平台上,深度参与‘职业体验’活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这一点也在企业合作方形成了共识。与医药学校合作了10年的上海信谊药厂药物研究所所长孙宁云也认为,这类合作对于校企双方都有好处:原先与医药学校合作,仅限于该校学生实习、教师在岗培训等。而信谊药厂作为上海市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承担了一定的教育内容,因此当医药学校提出职业体验的需求时,双方一拍即合共同开设职业体验活动。除了教育意义,孙所长也将职业体验活动作为一项品牌建设项目,“通过参观药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信谊、了解制药,对于我们这个老品牌来说,也起到了宣传作用。说不定经过这次的经历,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化学、制药的兴趣种子。”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