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修身 传统美德在志愿服务中传承
安亭高级中学学生志愿者慰问老人带去温暖/校方供图
一声“奶奶好”喊出了尊老之情,重阳送祝福送的是学子心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步入新时代,这些传统借助志愿服务平台,又一次在上海的学生群体中得到传承。从敬老院到社区,从高铁站到公交站,从学校到医院,无数的上海高中学子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志愿服务中修身,在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浸润心灵的“七彩课堂”
在刚刚揭晓的教育部“2018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中,嘉定区安亭高级中学的特色课程“七彩课堂”榜上有名。趁着高考综合改革的东风,学校通过“七彩课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每一次活动都见证了学生们的蜕变与成长,让他们深刻领会到生命的意义。
据介绍,安亭高级中学将高中生志愿服务60学时分成两部分。其中36学时安排在课程计划内完成,每周三各班轮流进行,每学期每班每生安排2个下午的活动;剩下24学时安排在寒暑假、双休日完成。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们的志愿服务更加扎实有效。在安亭医院,各种自助式设备前闪耀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热心为老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在安亭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志愿者们认真学习,协助做好接待来访、核对信息等工作;在金桂社区,重阳节当天志愿者们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拜访老人,送上贺卡和礼物……
亲历了医院的义工岗位,高一年级的许张嫣这样写道:“作为当代高中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这也正是安亭高级中学推出“七彩课堂”的初心,让学生在体验与服务的过程中,唤醒内在潜能,加快核心价值观在其身上的内化速度,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模拟祖孙”的爱心接力
“奶奶,我们来看您了!”伴随着一声甜甜的“奶奶”,家住朱泾镇广福街的87岁独居老人胡惠英又一次迎来了她的“孙子孙女”——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年级的同学们。进门后,孩子们紧紧拉着胡奶奶的手,嘘寒问暖,给她梳头,陪她闲话家常,共同切蛋糕,还表演了拿手的节目,逗得胡奶奶笑开了花。
“祖孙模拟家庭”结对活动是金山中学学生与广福居民区孤老的一个“美丽约会”,从1997年开展至今,每年的重阳节前夕,学生们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与广福街65岁以上独居或孤寡老人进行结对。新高一的学弟和学妹从高三学长手中接过爱心大旗,与老人们组成新的“家庭”,延续这一份亲情,今年已是第20个年头。20年里,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老人们的“孙子孙女”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但那份“祖孙情”却得到了永久的传递。每逢周末、节假日,孩子们都会如约来到位于广福街的新“家”,给他们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读读报纸、拉拉家常。两代人在一次次真情交流中,从素不相识变成挂念在心,也让这个“家”处处充溢着浓浓的关爱。
知行合一的文化传承
今年3月,2016-2017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评选结果揭晓,上海市松江二中获得“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殊荣。学校团委书记李捷介绍说,学校1964年就立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碑,传承传统文化、发扬雷锋精神早已成为“二中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
今年重阳节前夕,松江二中高二的学生志愿们走进区中心医院参加重阳“音乐之声”义诊表演。悠扬的乐器声、悦耳的合唱声轮番上演,引来过往患者和市民驻足欣赏,这是一个生动缩影。如今,区图书馆、区科技馆、区博物馆、上海第五康复医院等十余家单位,已经成为松江二中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定点场所。今年,学校高一、高二年级约400名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园,分别赴松江区城市规划展示馆、松江区妇幼保健医院开展文明宣传志愿者活动。松江区处处可以看到二中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更多学子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素养、经历了成长。松江二中毕业生小张说:“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是读懂中国,知行合一。以心灵唤醒心灵,以行动唤醒行动,以生命唤醒生命。感谢学校志愿者活动让我们增强了使命感,更加懂得了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