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如何生长”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形态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陆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未来学校探索活动。
那么,如何判定未来学校的成长边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如何助力未来学校的发展?以及未来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老师?这些话题成了技术驱动教育变革下亟待探索的方向。
11月12日,一场题为“未来学校如何生长”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教育界学者、业界资深媒体人及相关从业人员参会,并就上述行业话题展开讨论。不同方向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维碰撞而出的火花,启人深思。
技术支撑起教育的创新,未来学校应回归教育的本质
互联网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拓宽了人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大。上海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原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陈家虎认为,基于昨天的思想,利用今天的技术,培养未来的人是难以想象的,教育要跟上经济、科技发展的步伐。
不断发展进步的技术是推动教育前进发展的动力。“未来学校,实际上是在物理校园的基础上,同时又在数字空间当中再造一个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沈富可认为,今天的教育信息化不完美有不足,做好落差分析找到问题导向,基于工程设计执行,目标才能水到渠成。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考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韩映雄看来,未来学校的核心是评价体系,“如果那张试卷不改,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学校应该利用评价改革驱动学校的创新,用整个教育评价来驱动教育的创新。
对未来学校的畅想,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只有让教育回归到每个人生活更美好的本质,才能处理好未来与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制度与技术的三大关系。不再拘泥于单一评价体系之下的教育,重视内涵不局限于工具层面的现代化教育,以及有对应评价体系的个性化教育,才是对每个学生真正好的教育。
未来延伸教育,让教育有感情有温度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科学技术在未来学校的展望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站在教育企业视角看待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一起教育科技市场副总裁吕涛认为,技术主要从学校、社会、教育本质三个层面作用于教育。于学校,为老师减负、给学生增效,提高教学效率,落实个性化教育;于社会,推动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消弭时间空间的壁垒;于教育本质,在学习工具之余,基于教育目标做系统规划,把智能教育的优势发挥得更充分。
基于技术对教育的融入与推动,教师行业是否会受到冲击呢?对此,上海卢湾第三中心小学教师朱伟维表示,“目前这个危机感还不存在。现在的信息技术日趋进入教育界,我们只要好好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跟上社会形势,就可以从容应对。”
上海鑫都小学课程教学部副主任朱琼也认为,信息化是不能代替传统教育的,在未来,教育信息化和传统教育相互配合,学科间融合贯通,提高学习效率也要注重学习实践。在熊丙奇看来,未来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的。未来不是学校,是一个学习社区。必须有一个规范,在规范之上进行选择。未来学校高端先进的水平超乎想象,不可否认的是,只有保持教育本质,从学生身心需求出发的未来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