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垃圾分类入中小学课程
今年是上海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的第一年。市绿化市容局昨天介绍,今年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以湿垃圾分出量为例,截至11月底,全市日湿垃圾分出量为4400吨,而2年前为2500吨。
全市50个街镇参与创建
垃圾分类有没有效果,湿垃圾分出量是考核指标之一。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介绍,到2018年11月底,全市湿垃圾分出量达4400吨/日,目标计划量是不低于3483吨/日,而2年前全市湿垃圾分出量是2500吨。
此外,“两网融合”(垃圾分类网络和资源回收网络)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1100吨/日,目标计划量不低于666吨/日。
目前“定时定点”模式得到市民基本认可,全市有近50个街镇积极参与了垃圾分类达标街镇创建。
湿垃圾专用车已配650辆
据介绍,到11月底,全市已配置湿垃圾专用车约650辆、干垃圾专用车约3000辆、有害垃圾专用车15辆,与去年相比,湿垃圾专用车增加了约200辆、干垃圾车辆减少了约200辆,有害垃圾车增加了15辆,基本满足了全市当前分类运输的需求。
全市还完成了“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建设约3000个、中转站建设100余个,为相关服务区域居民的可回收物交投提供了良好的便利,全市两网融合的市场也在不断成熟发展,形成了由11家企业参与的可回收物市场主体格局。
末端处置设施跟上
今年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生活垃圾末端设施建设,其中,湿垃圾通过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方式,至“十三五”末形成7000吨/日处理能力,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要求。
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计划新、扩建7座,力争2021年前后形成2.8万吨/日以上焚烧处理能力。此外,建设1座设计能力5000吨/日的综合填埋场,以满足生活垃圾处理后各类无法利用残渣的处理需求。
垃圾分类进校园
当然,还存在部分小区虽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但分类效果还不明显。总体来看,郊区垃圾分类做得比中心城区好,整区域推进的区比没有整区域推进的做得好。
除了在小区推动垃圾分类,近期,面向幼儿园和中小学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已正式发布,明年将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课程。
此外,上海还从法制上推动垃圾分类。今年9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已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计划本月下旬三审,明年1月下旬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