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封上海“情书”讲述中国故事

2018/12/11 15:46:42    来源:青年报    作者:陈宏    选稿:蒋昕婕

  

  这个关于青春的简单故事,亦是一个令人心动的“中国故事”。

  时间的车轮经过1990年时,上海人民广场还未有上海大剧院。1993年选址,1998年正式营业,大剧院正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迅速发展的写照。饶有意味的是,上周末,一部侧面反映了上海90年代日新月异变化的音乐剧《繁花尽落的青春》,就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部由更古老的上海音乐厅制作出品的音乐剧,因为写出了新老上海人面对那个剧烈变化十年的种种细腻感情,引起了很多认的共鸣。它也因此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得以在去年首演之后,今年升级重来。

  当晚的演出,一首开场曲《外滩》便吸引了观众沉浸在了回忆中。虽然这部音乐剧的故事,讲述的是几个外来青年因为高考来上海后,对过去的原谅与宽恕,但因为剧中有大量关于90年代上海的描述,《华亭路》《苏州河》悠扬的曲调,唤起了很多人从外滩、人民广场到国际饭店、从华亭路市场到上海音乐厅的地标记忆,也顺带让观众回溯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激情迸发、瞬息万变。

  《繁花尽落的青春》去年12月曾在上海进行首轮演出,第二版的剧本、舞美、音乐、舞蹈等方面都经过大幅改动。编剧喻荣军先后十易其稿:“更像一版新版的演出。这出戏是我写给中国90年代的一份情书,也是一份上海新时代的青春宣言。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戏的内容也体现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上海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总是亲切无比、催人奋进,值得一再书写。”

  该剧音乐总监、作曲家赵光谈及此次升级表示,自己在创作《南京东路》这首歌曲后,才把握到了这部音乐剧的整体音乐风格,直到在歌词中寻找到一些上海特定的民俗性内容,如模仿上海话的语调演唱歌词“过了亚洲第一湾”,在节奏上又加上了百乐门的韵律,瞬间就捕捉到了这部音乐剧的地域性风格。在今年的全新制作中,还有一些新歌。《华东师大》的歌词中提到了许多有意思的校园画面,将这首歌处理得较为欢快、诙谐。此外,年轻舞蹈家王亚彬的加盟为本剧编舞,也让这部音乐剧的整体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该剧制作人叶飞表示,“近两年上海音乐剧市场蓬勃发展,国外引进原版音乐剧、版权剧改编中文版、中文原创音乐剧层出不穷。各方都在思考中国音乐剧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外引进是一种选择,但我们终归要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诠释中国故事。希望未来这部剧能走出上海,让更多观众看到‘上海文化’品牌特色、上海城市变迁和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故事。这部剧制作很难,但若能让观众在剧中嗅到青春的气息、在某一个片段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会心一笑,我们也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