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附中小使者把海派文化带到世界

2019/3/26 17:00:4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洁芸    选稿:蒋昕婕

  春日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里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美国柯尔沃学院的交流学生坐进初三的教室,和上外附中的学生们一起,跟着两位满头银发的老师动手学面塑,试绒绣,饶有兴致地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国传统文化课。亲眼目睹两位大师精湛的手艺,美国学生们“太漂亮了”、“简直太神奇了”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这也是陈瑜和许凤英难得和学生们亲近的机会——这两位来自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院的工艺美术大师,因为上外附中初三学生的社会实践课,被“请”到了学校里来,并且被隆重介绍给了大洋彼岸的同龄人。

  “我们愿做一座‘桥’,把上海那些最让人骄傲、最值得推广的海派文化介绍到世界各地去。”学生陆晓琳说。

  一次“打卡”之外的沉思

  

  这是上外附中初三年级“乐承士”社会实践项目的一次展示,在这之前,学生们已经做了半年多的调查研究。

  前阵子,一个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的上海“网红新地标”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这个坐落在汾阳路的法式白色建筑始建于1905年,最早曾是法租界工董局董事的官邸,如今是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研究所的所在地。

  寒假里,学生们组队走访这个网红地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打卡”之余,却琢磨出了一个社会实践的项目。

  “走进这座‘小白宫’,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叶沛轩说,“当我们感叹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里精致至极的展品时,也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知晓‘小白宫’是因为它的外形和历史,而那些养在深闺处的传统手工艺品却乏人问津?”当他们看到房间的一角,“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做着手工艺品”的时候,一项有关于研究和推广属于上海的海派文化的社会实践课题,立刻在这群初中生中已经有了雏形。

  一段“看得见的”海派文化

  

  在初三年级组长王晓红的指导下,这个题目马上成为了上外附中整个初三年级的社会实践课题。学生们根据绒绣、面塑等不同的手工艺组组成了不同的研究小组,一次次前往“小白宫”采访工艺大师们,不断地翻阅资料,开了十几次小组研讨会议,列出了大大小小的近20个专业问题。“以前,我对于这些工艺美术品的理解仅限于认识和了解,当我们深入进去学习之后,才发现上海的面塑和北方相比,有着自己的地域特色,比如上海的面塑人物在几十年前率先‘站’了起来,”奚宇曈说,“又比如绒绣的绣线其实有上千种颜色,一整幅绒绣作品居然没有一个颜色是重复的。绒绣作品都登上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馆的‘大雅之堂’。”

  但是,这项社会实践课的主旨,远远不止于研究和调查这么简单。“如何将上海这些文化瑰宝有效在国内外推广?”这是王晓红给学生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这群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孩子立马想到了各种方法:要让年轻人,还有外国友人接受传统文化,在说教之外,表现形式非常重要。他们各自组队,组成了各个“工作组”:叶沛轩是初三年级有名的“诗人”,他根据老师创作的关于小白楼历史和工艺美术传承的英文诗,改编成rap版诗歌,他的同伴刘禺铠紧接着为这首诗谱了曲,Rap歌手杨博文激情演绎,然后打鼓的打鼓,钢琴的钢琴,和声的和声,一首有关上海海派工艺美术推广的说唱“小白楼”出炉了。这段有趣的说唱让远道而来的美国学生们跟着一起和,并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一座架起中西方的桥梁

  

  说唱之外,学生们还自编自导了一个有关美国人面塑的情景剧和一个和砚刻相关的相声。情景剧和相声的雏形,都来自于他们一次次拜访工艺大师,深入采访之后截取的动人故事。

  情景剧讲述的是一段有关“桥”的历史:一次在美国举行的面塑展,一位美国观众闻讯而来,请在场的面塑大师帮忙修缮自己爷爷80年代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带回美国的一个作品,面塑大师在细心修缮之后,还特意捏了一座桥,将作品安在上面。“一座跨越岁月和年代桥梁,一种超越国界和边境的艺术……”情景剧结束,一段文字浮起,负责情景剧的杨子煜动情地说:“我希望我们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和桥梁,将上海的海派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接下来,我们学生还将走访从‘小白宫’里走出去的众多工艺大师,之后还会开启第二季的海派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王晓红介绍说,和其他学校相比,上外附中的学生因为其语言学习的多样性,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机会进行国际交流。这项社会实践中衍生出来的说唱、情景剧和相声,都将作为成果拍摄成纪录片,由上外附中的学生作为“桥梁”随着学生们的交流和出访,输出到更多地方去。

  “他们可以把这些宝贵的文化带给自己的家人,带到外国小朋友和家庭甚至在国外的学长和学姐,让更多人了解上海的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