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教授带领学子边走边讲“战上海”

2019/5/8 10:08:05    来源:青年报    作者:刘昕璐    选稿:蒋昕婕

  在上海交大百年老校园里,师生们从双烈士墓前、经大操场外围、到工程馆楼下,一路走过3个地标,仿佛一起穿越70年时空,历经了解放上海时“黎明前的黑暗”、“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以及华东局机关进驻上海第一天驻地的旧址……昨天下午,“中国好书”《战上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统,带着人文学院等院系学子“边走边讲‘战上海’”,在本月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系列实景对话的上海交大专场,上了一堂行走着的思政课。

  实地还原上海解放史

  此次活动放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矗立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的“史霄雯、穆汉祥二烈士纪念碑”上,由陈毅同志亲手书写的碑文,时刻提醒着莘莘学子们7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上海”。

  刘统介绍,上海解放前的一个月是黎明前最黑暗最艰苦的时期。1949年4月26日凌晨1时许,大批国民党武装军警以装甲车为前导突然冲入交大,在校园内大肆搜捕。在“四·二六”大搜捕中敌人带来的黑名单有108人,实际被捕的交大师生有50余人,由于事先得到消息,列入黑名单的重要“共党分子”大部分没有抓到。

  不过,穆汉祥和史霄雯两位烈士未能幸免遇难,两人分别于4月30日、5月2日被捕。被捕后,两人被关在警察总局的死牢内,受尽刑讯逼供也没有妥协。各方为营救他们想尽办法,交大校长王之卓亲自给毛森打电话,但毛森矢口否认有这两个人。5月20日他们在闸北宋公园(今闸北公园)被秘密杀害。5月29日上海解放第三天,交大学生自治会在工人指点下找到了两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徐汇校区校园中……

  继承前辈奋斗精神

  “今天上海已经成为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70年前的上海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抚今追昔,我们还记得前辈们经历的峥嵘岁月吗?我们还在继承他们的奋斗精神吗?”刘统坦言,写《战上海》就是为了展现70年前的风风雨雨,从前辈们跌宕起伏的经历中寻求他们留下的遗产和精神财富。

  在当日稍后召开的《战上海》一书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表示,共产党人在上海的一系列创新性探索,为新中国各项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战上海”所蕴含的历史遗产和民族精神,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对于新中国一路走进新世纪、迈入新时代具有刻骨铭心的启迪作用,放在今天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